一、侮辱算是侵犯了英雄烈士名譽權嗎?
是算的;名譽,是人們對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這些被維護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受法律的保護。所謂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任何個人、媒體,不得發布捏造虛假信息、刊登誹謗新聞,否則構成名譽權侵害。如果是真實事件發布,則不構成名譽權侵害。
二、名譽權的侵權形式
(一)侮辱
侮辱是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在文學作品中故意使用他人真實姓名,或者未寫明原告的真實姓名和地址,但對人物特征的描寫有明顯的指向或者影射他人,小說內容存在侮辱、誹謗情節,致其名譽受到損害的,作者和出版社均可能構成對名譽權的侵犯。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有關機關和組織編印的僅供領導部門內部參閱的刊物、資料等刊登的來信或者文章,當事人以其內容侵害名譽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機關、社會團體、學術機構企事業單位分發本單位、本系統或者其他一定范圍內的內部刊物和內部資料,所載內容引起名譽權糾紛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新聞單位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內容基本屬實,沒有侮辱內容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主要內容失實,損害其名譽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其名譽權。
綜合上面所說的,英雄烈士也是有名譽權的,如果使用不正當的語言而進行侮辱他人的話,那么就可以利用名譽權的條款來進行處罰,所以,他人的權利我們都是不能進行侵犯的,如果嚴重的話不光是賠償同時還會承擔法律的責任,這樣才能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權益。
侵害名譽權打官司需要繳納多少訴訟費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事故應該由什么部門處理
2021-03-20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審計報告錯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1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宣告失蹤是否可以撤回
2021-03-22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婚后離婚財產分割規定有哪些
2021-02-09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