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偽造身份證是什么罪名?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
根據刑法第280條第3款的規定,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應當立案。
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行為,原則上就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二、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與其它罪的界限?
1、罪與非罪的界限
考察某種危害行為是否構成犯罪,要在準確評價其社會危害性基礎上分析是否具備本罪的全部構成特征。對于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例如出于個人癖好,模仿真居民身份證制造摹本,并未使之流入社會而僅是個人收藏的;行為認為自己的居民身份證字跡不清,擅自開啟證件聚脂薄膜密封加以深涂的,或認為證件姓名用字有誤,擅自涂改的,不應認為是犯罪。
2、此罪與彼罪
本罪與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界限
居民身份證是公安機關頒發給具有一定資格公民的證件,因而也屬于國家機關的證件的一種,但立法者出于對居民身份證制度的有效管理,單列其為一罪,有利于懲治這類犯罪。二罪的區別表現為:
(1)二罪侵犯的直接客體不同,后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機關的信譽和正常的管理活動;
(2)二罪的行為手段不同,后罪中除了包括偽造、變造以外,還有"買賣"。因而如果有買賣居民身份證,社會危害性嚴重應予以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應以后罪論處。
(3)二罪侵犯的對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對象是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
4、本罪與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的界限
主要表現在:
(1)二罪侵犯的客體不同,后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信譽和正常活動。
(2)二罪的行為手段不同,后罪行為手段僅限于偽造一種。
(3)二罪侵犯的對象不同,后罪侵犯的對象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
綜合上面所說的,身份證就是屬于個人的身份證件,這種證件一般每人只要有合法的身份都會有此證件,但如果利用不合法的手段去偽造他人的證件而進行實施犯法,那么這種行為就是會得到處罰的,而且我國也是專門為此做了相關的規定,就是為了讓不法分子得到該有的處罰。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客觀方面是什么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判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申請工傷鑒定四個月了還沒下來怎么辦
2021-02-13杭州個體戶食品超范圍經營如何處罰
2021-01-15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保釋出來了還用坐牢嗎
2020-12-31普通累犯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合同債務常見風險有哪些
2021-03-08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繼承權喪失有什么特點
2021-01-23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