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的判刑是什么?
在侵權行為法中,侮辱、誹謗他人的,可以構成侵害名譽權。侮辱和誹謗是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兩種主要方式。在刑法中,侮辱、誹謗他人,可以分別構成侮辱罪和誹謗罪。《刑法》第246第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二、以侮辱、誹謗形式侵害名譽權和侮辱罪、誹謗罪的區別
(1)行為人的主觀方面的要件不同。在侵害名譽權中,不法行為人的主觀方面是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即不法行為人過失損害他人名譽也可以構成侵害名譽權。在侵權賠償中,確定賠償范圍一般不考慮不法行為人主觀上是故意還是過失,即行為人主觀狀態一般不影響其責任范圍,只有在精神賠償中才考慮不法行為人的過錯類型和程度。而在侮辱罪、誹謗罪中,不法行為人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過失不構成侮辱罪和誹謗罪。而且行為人主觀惡性的程度對量刑有圈套的影響,主觀惡性越大,被判處的刑罰就越重。
(2)侵害行為的情節不同。侵害行為的情節,即加害行為的性質、手段、方式和由此產生的結果。構成侮辱罪、誹謗罪要求加害行為情節嚴重。例如,在大街上強行脫掉婦女的衣服,故意捏造并散布他人收受了大量賄賂的虛假事實等。而構成侵害名譽權并不要求“情節嚴重”。
(3)危害后果的程度不同。侮辱罪、誹謗罪的危害后果較嚴重,對他人、對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例如侮辱、誹謗他人的情節特別惡劣,致使受害人精神失常甚至忍受侮辱、誹謗而自殺等。侵害名譽權則不要求一定要造成嚴重的危害后果。
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的,可以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在司法實踐中,如果只是輕微的名譽權侵犯問題,可以通過行政治安處罰的手段,要求對方向當事人道歉并進行公告的行為進行,但如果造成了當事人重大經濟財產損失的,則需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離婚簽訂的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1-01-27股東如何分配責任與義務
2020-12-07醫療事故有哪些種類
2021-02-27安全施工的強制性標準是什么
2021-03-19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規定
2020-12-31離婚孩子由父親扶養,母親還是監護人嗎
2020-11-08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怎么查自己是否有罰單
2020-11-14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