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中,每個公民的名譽都是很重要的,是一項重要的無形財產。對于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按照規定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那么大家知道具體是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嗎?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侵害名譽權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同時,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二、如何認定侵犯名譽權的行為?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
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比如,說某人“是個小偷”等。
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誹謗的方式有口頭和文字等兩種方式,其內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損于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如誣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等。其特征可以稱之為無中生有。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比如醫院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無論故意或過失,只要侵權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并在客觀上造成他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即屬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必須強調的是,這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心理負擔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須是客觀實在的東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觀上的一種感受。也就是說,某人的名譽僅僅指公眾對其的社會評價,而不是該人對其內在價值的自我評價。因此,行為人的某些行為如果沒有造成受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則不構成對名譽權的侵害。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被侵權人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名譽權侵權訴訟時效有多久
名譽權侵權司法解釋
侵犯名譽權如何索要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車剎車失靈乘客跳車身亡,車輛掛靠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01公司減資后股東可以收回出資嗎
2021-02-16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征地拆遷中,航拍圖有時間截點嗎
2020-12-31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公有房屋拆遷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1-01-18蘇州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補助金額是怎樣的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