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不是一裁終局的情形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除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的勞動爭議外,其他的勞動爭議仲裁案件都不實行一裁終局。
第四十七條?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第四十八條?勞動者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十條?當事人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發生法律效力。
勞動仲裁和法院訴訟有什么區別
作為必經程序,勞動爭議首先應當進行勞動仲裁,不服者起訴人民法院。當然,2008年5月1日之后,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符合一定條件的勞動爭議案件仲裁為終審,情況又會有所差別。但我們給予公司關于勞動仲裁和法院訴訟基本的對比,是期望對公司處理勞動爭議有所幫助。二者主要的區別在于:
1、處理方式上,有所差別。勞動仲裁:傾力調解,盡量協商一致。法院:盡管原則上也期望調解成功,但法官案件甚多,不會有太多時間拘泥于調解,出判決必須及時。
2、審案水平,顯然有差距。勞動仲裁員:雖經過專門訓練和考核,但法律水準上一般略遜于法官,其審案有時過于關注細枝末節,未必是案情的真正焦點;法官:經過嚴格考試、訓練,深諳法律,審案時直接針對焦點問題,斷案麻利。當然,不同人的差別是巨大的,不能一概而論。
3、舉證的嚴格程度,要求不同。勞動仲裁:一般接受當庭舉證、甚至庭后補交證據;法院:必須在舉證期限屆滿前進行,否則,除非是新證據(符合法律上“新證據”的要求),不作為確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4、事實認定上,側重點不同。勞動仲裁:以盡量調查真相,貼近客觀事實為基礎(所以舉證即使過期,只要是事實,均會接受)法院:效率與公正的結合,注重證據,以證據反映的“法律事實”為基礎。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除了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47條的勞動爭議外,其他的勞動爭議仲裁案件都不實行一裁終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交通違法打單要人證合一
2021-01-30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