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的有序發展離不開法律的約束和管制。民法總則是針對于民事方面的法律規定,全面的規定了民事主體、權利、法律行為等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民法總則149條合同欺詐可以依據相關法律歸規定,向法院提起申請撤銷合同,律霸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為了維護民事主體得私人自治,《民法總則》將“可變更可撤銷合同”修正為“可撤銷民事法律行為”
即當發生欺詐、脅迫等情勢致損害表意人得意思自由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能“變更”合同,僅能根據當事人得申請撤銷合同。就可撤銷合同得具體類型而言,《合同法》規定了五種類型,即重大誤解的合同、顯失公平的合同、危難被乘的合同,以及受欺詐但未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與受脅迫但未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就受欺詐合同與受脅迫的合同而言,《合同法》是根據行為人的欺詐或脅迫行為是否損害國家利益的標準而將這兩種合同各自區分為兩種類型:損害國家利益的,該合同為無效合同;不損害國家利益的,該合同為可撤銷合同。在將平等奉為基本原則的背景下,此種區分不具有正當性,而且在實踐中如何操作也非常棘手與困難。《民法總則》放棄了《合同法》的此種立法方式,將受欺詐或受脅迫的民事法律行為一概確立為可撤銷合同,既便利了法律適用,也更符合科學的法理。
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確立了危難被乘與顯失公平兩類可撤銷合同。危難被乘的合同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對方當事人處于危難或者有急迫需要,而迫使其作出違背真意的意思表示。顯失公平的合同則是一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事實上,在大陸法系國家或地區,并不存在著并立的危難被乘與顯失公平制度,這些國家或地區一般是通過一項統一的制度——暴利行為或非常損失制度來處理這一問題的。這一制度在構成上需要具備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兩方面的條件,主觀條件表現為一方利用他方急迫情況、無經驗、缺乏判斷能力或者顯著意志薄弱,客觀條件表現為一方的給付與另一方的對待給付明顯不成比例,即顯失公平。只有同時具備這兩項條件,方才構成暴利行為。受害人才能尋求相應的救濟。如《德國民法典》第138條第二款、我國臺灣地區“民法”第74條等均為如此。《合同法》延續了《民法通則》的做法,其實是將暴利行為制度的要件一分為二,而分別設立了危難被乘與顯失公平兩項制度。由此造成的弊端是,因危難被乘與顯失公平兩項制度的要件相較于暴利行為制度更為寬松,合同被判定為具有瑕疵的幾率增大,從而當事人的私人自治更易受到破壞。《民法總則》第151條規定,“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據此,原本被拆分為二的兩項制度合二為一,只有在同時具備“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以及“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兩項要件,受損害方才能請求撤銷合同,由此使得私人自治得到了更好的維護。
國家的發展也促進著我國法律進一步的完善,合同簽訂雙方其中一方實施欺詐行為,在違背或脅迫合同簽訂人意愿的情況下簽訂的合同,屬于合同欺詐行為。
民法總則關于欺詐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總則三年訴訟時效適用是什么?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什么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法律規定
2020-12-09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追索權發生地有管轄權嗎
2021-03-02怎么可以讓另一方沒有探視權
2020-12-14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結婚證在哪邊領比較好
2021-03-12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虛假訴訟1萬元怎么判
2020-12-15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購買集資房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23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意外傷害保險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21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