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分配征地補償
1、土地補償費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作為抽象主體,象征性擁有所屬成員的集體土地所有權,依照法理,在村集體失去其所有土地時,理所當然擁有該土地征用后的所有征地補償費。對該征地補償費的具體處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九條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三)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村集體有權以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的形式,決定征地補償費的分配和使用,村集體可以將該集體收入用于開辦集體企業,發展公益建設,可以分配到各戶,可以分配給被征用承包經營土地的村民。而村集體依法對其所有征地補償款作出的處理,應承認其合法性。若村集體將征地補償費進行分配,則該部分征地補償費權屬依法發生轉移,集體與成員間因分配決議而產生了權利義務關系。
2、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用地者在征地中,因其征地致使他人可預得收入的減少,從而造成權益損失,理應對該全部可預得收入予以補償,此補償性質同于經濟上的權利義務平等原理。該處的“他人”指該被征用土地的承包經營者,包括已轉包經營者。村民的該項所得,是其財產損失的金錢補償,故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同于村民的其他財產,性質上并不具有其他特殊的含義。實際中,用地者在預算出其三大補償費金額后,將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連同其他費用一并支付與村集體,由村集體再行處理。因貨幣所有權隨占有而轉移,此時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由村集體占有控制,村民并不擁有該費的所有權,其與村集體形成法律上的債權債務關系,村集體作為享有青苗補償費的村民的債務人,必須將該費返還村民,村民亦可向村集體行使給付請求權。
3、對于安置補償費的歸屬,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安置補助費俗稱“勞力安置”,是對具有勞動能力而失去勞動對象的農民的生活安置,具有很強的人身性,但安置補助費的金額多寡、支付標準并不受被征土地多寡因素影響,其標準更多地考慮受安置農民個體因素。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我市征地補償安置工作,保障征收土地工作順利進行,保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貴州省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成果的批復》(黔府函〔2009〕255號)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征地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征地補償安置,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包括其他合法使用集體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下同)進行補償安置的行為。第四條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各鄉(鎮、辦事處)負責轄區內的征地補償安置工作,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依照各自職責協助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在其中,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計算自己的征地補償費時,要清楚不同類型的土地有不同的補償標準,仔細的計算相關費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大家如果還需要其他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律霸網會給你最專業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維護榮譽權
2020-12-08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公司推定為全損車主可以賣車嗎
2020-12-22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漁業公司拆遷補償是否免稅
2021-02-25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拆遷授權委托書如何書寫呢
2021-02-07拆遷安置房面積如何算的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