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公職人員能否享受拆遷安置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國家機關公職人員的房屋進行征收拆遷的,國家機關公職人員是可以獲得拆遷安置補償的。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二、拆遷賠償不合理怎么辦
1、達成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情形
如當事人在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中不僅對補償方式、安置房屋面積、過渡期限等一般內容進行約定,而且對協議的標的物即安置用房的位置、用途也作了明確、特別約定的情況下,該標的物具有了特定性,結合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特殊性,按照對被拆遷人利益的側重保護原則,《解釋》將此種情況下被拆遷人對該特定房屋的債權視為一種特種債權,該特種債權的優先權屬于法規、司法解釋規定的,也就是債權物權化。根據特種債權的物權優先效力,被拆遷人的債權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即排他性,拆遷人出賣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標的物補償安置房屋給第三人的行為為侵權行為,即使第三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優先取得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第三人的物權變動也不得對抗被拆遷人的物上請求權。
2、對未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情形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16條規定: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對國家機關公職人員的房屋進行征收拆遷的,國家機關公職人員是可以獲得拆遷安置補償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沒住人是否要交物業管理費
2021-03-20孕婦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12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攝影拍建筑發布算侵權嗎
2021-01-25公司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危險駕駛罪的構成要件及其與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關系
2020-12-06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