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父母拐賣兒童罪的判罰是什么?
拐賣兒童罪,是指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行為。我國《刑法》第240條規定了對該罪的量刑幅度是由最輕的5年到最重的死刑,可見我國對該罪的重視和防范。
親子親賣是拐賣兒童罪的一種行為方式,相關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出臺的《關于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中。根據該意見規定,以非法獲利為目的,出賣親生子女的,應當以拐賣兒童罪論處。
二、其它情況
該意見同時指出要嚴格區分借送養之名出賣親生子女與民間送養行為的界限。區分的關鍵在于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獲利的目的。應當通過審查將子女“送”人的背景和原因、有無收取錢財及收取錢財的多少、對方是否具有撫養目的及有無撫養能力等事實,綜合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獲利的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屬于出賣親生子女,應當以拐賣兒童罪論處:將生育作為非法獲利手段,生育后即出賣子女的;明知對方不具有撫養目的,或者根本不考慮對方是否具有撫養目的,為收取錢財將子女“送”給他人的;為收取明顯不屬于“營養費”、“感謝費”的巨額錢財將子女“送”給他人的以及其他具有非法獲利的目的的情況。
至于那些不是出于非法獲利目的,而是迫于生活困難,或者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私自將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給他人撫養,包括收取少量“營養費”、“感謝費”的,屬于民間送養行為,不能以拐賣兒童罪論處。
有關父母拐賣兒童罪的認定,應當由司法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涉及到出賣子女的,顯然構成了拐賣兒童的犯罪事實,需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但如果是由于生活困難,無法養活子女而送人寄養的,則不構成拐賣兒童罪,需要進行嚴格區分。
拐賣兒童罪構成要素是怎樣的
拐賣兒童罪的起訴期是多少
拐賣兒童罪和拐騙兒童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家暴沒有外傷怎么取證
2021-01-19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學生在學校受傷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2-03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離婚時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1-31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5無需補繳土地出讓價款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4拆遷補償打官司要多長時間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