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如果在死亡前留有遺囑,并且遺囑是合法有效的,則遺囑人死亡后就適用遺囑繼承的方式繼承遺產。遺囑是對遺產和其他事務的處分和安置,遺囑的具體內容應由遺囑人自己決定。可以訂立哪種形式的遺囑,遺囑應包括哪些內容?這些問題,下文中為您介紹。
一、可以訂立哪種形式的遺囑
根據繼承法第17條的規定,遺囑的法定形式有以下五種:
1、公證遺囑。公證遺囑是指經過國家公證機關依法認可其真實性與合法性的書面遺囑。公證遺囑由遺囑人向公證機關申請辦理,與其他遺囑方式相比,最為嚴格,更能保障遺囑意思表示的真實性,因而效力最高。繼承法第20條第3款規定,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2、自書遺囑。自書遺囑是指由遺囑人親筆書寫制作的遺囑。這種遺囑設立形式簡便易行,具有較強的保密性,是最常用的遺囑形式。繼承法第17條第2款規定,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自然人在涉及死后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的真實意思表示,有本人簽名并注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
3、代書遺囑。代書遺囑是由遺囑人口述遺囑內容,他人代為書寫而制作的遺囑,又稱為代筆遺囑或口授遺囑。繼承法第7條第3款規定,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注明年、月、日,并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簽名。遺囑人不會書寫自己名字的,可按手印代替簽名。
4、錄音遺囑。錄音遺囑是指以錄音方式錄制下來的遺囑人的口述遺囑。繼承法第17條第4款規定:以錄音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見證人也應當將自己的見證證言錄制在錄音遺囑的磁帶上。
5、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是指由遺囑人口頭表述的,而不以任何方式記載的遺囑。我國繼承法第17條第5款規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二、遺囑應包括哪些內容
遺囑的內容,是指遺囑人在遺囑中所作的處分遺產及其他事務的意思表示。
(1)指明遺產的范圍和名稱及其具體數量
遺囑人應當對自己死后留下哪些財產作個交待,指明遺產的范圍、名稱和數邑。這些遺產包括房屋、存款、有價證券、交通工具、家具、家電、金銀首飾、衣物等個人用品,還包括承租、承包的可得利益,債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等,遺囑人所欠的債務及其清償辦法,也要在遺囑中一并寫明。
(2)指定遺囑繼承人和受遺贈人
遺囑人以立遺囑的方式,將自已的遺產遺留給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數人。就要寫明遺囑繼承人的名字。否則,遺囑將因無法執行而視為無效,繼承人只能按法定繼承分配遺產。遺囑人遺贈財產的,應寫明受遺贈公民的姓名;國家或集體為受遺贈人的。也應寫明其單位名稱等。
(3)指明遺產的分配方法和份額
遺囑人最好在遺囑中列出—個遺產清單,并說明遺產的名稱、數量及存放地點。在遺囑中,府當指明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可以繼承或受遺贈的具體財產的名稱、份額或數量等。如果指定由數個繼承人或受遺脂人共同繼承或受遺贈某項財產的,應當寫明各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所得的具體數目或份額。但如果未寫明每個繼承人或受遺贈人對某項財產的數量或份額的,法律一般推定為均等享有繼承權或受遺贈權,即應當平均分配該項遺產;遺囑中尚有沒有處分的財產的,該財產即視為遺囑未處分的遺產,按法定繼承處理。
(4)指明對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的附加義務
遺囑人可以在遺囑中對繼承人或受遺贈人附加義務,作為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接受繼承或遺贈的前提條件。例如,遺囑人立遺囑將某項財產遺贈給他的某位生前好友,但又指明該好友必須將遺囑人的幼子撫養成人;又如,遺囑人孑然一身沒有親人,遂立遺囑將自己的全部財產遺贈給他的一位鄰居,并要求其在遺囑人死后料理他的后事等。遺囑人還可以在遺囑中指明某項遺產的用途和使用目的等,例如,在遺囑中責成繼承人將所遺留的數間房屋,送給小學校改建成教室,或者用于科學實驗室等。
(5)再指定繼承人
再指定繼承人,是指遺囑人為防止指定繼承人放棄繼承、被剝奪繼承權或者先于遺囑人死亡等情形的發生,致使指定繼承人不能繼承時,而在遺囑中再指定有權繼承遺產的繼承人。例如,某人在遺囑中弓明:他的存款若干由兒子繼承,若兒子先于他死亡或放棄繼承時,該項存款由其兄繼承,則該人之兄即為再指定繼承人。
遺囑中的再指定繼承人。只有在指定繼承人空缺的前提下,才可實際享有繼承權。
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提高,人們越來越認可遺囑繼承這種分配遺產的方式。但是因為人們的法律素養還比較低,掌握的法律知識不足,訂立遺囑時非常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但沒有執行性,還容易引發糾紛。如果您的親友正打算訂立遺囑,我們建議最好還向專業遺產繼承律師咨詢一下遺囑合法有效的條件,訂立遺囑應當避免出現哪些問題。
遺囑公證費用是多少,辦理遺囑公證要哪些材料
遺囑怎么寫?寫遺囑要注意什么?
如何確認遺囑的效力,遺囑糾紛如何打官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早于借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05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涉及商業秘密能否公開審理
2021-01-02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國內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兩種引發保險糾紛的情形
2020-12-26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含有哪些
2021-03-03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