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移送標準是多少?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怎么判刑?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犯罪主體是什么?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判罰標準和立案條件在我國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不構成上述這些條件的,則需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但如果犯罪事實輕微的,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那么是可以按照工商行政法規來進行處罰。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假冒專利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司法賠償案件必須組成合議庭嗎
2020-12-19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哪些機關組成人員
2020-11-20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前夫的贍養費能作為收入證明嗎
2020-11-19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管轄法院,交通事故上訴的程序
2021-02-10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享有哪些監督檢查職權
2021-02-25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大學生實習期的基本權益有哪些
2021-03-02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