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移送標準是多少?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怎么判刑?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犯罪主體是什么?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判罰標準和立案條件在我國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不構成上述這些條件的,則需要追究相關刑事責任,但如果犯罪事實輕微的,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那么是可以按照工商行政法規來進行處罰。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假冒專利罪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法院可以口頭裁定駁回嗎
2021-03-10兩個法律沖突怎么解決
2021-03-26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交通事故的傷殘鑒定程序
2020-12-21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行人被車撞了怎么向肇事者理賠
2020-12-18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機動地是承包地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