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16條規定: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
2、偽劣產品尚未銷售,貨值金額十五萬元以上的;
3、偽劣產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元,但將已銷售金額乘以三倍后,與尚未銷售的偽劣產品貨值金額合計十五萬元以上的。
三、刑事案件審理時間一般是多久?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p>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這些偽劣商品一次又一次的在挑戰消費者的底線,其實也一度讓社會之間的這種信任感蕩然無存,而且比較可惡的是,消費者花同樣甚至更昂貴的價格,購買到的這些商品都不一定是正品,如此猖獗,不得不說質量監管部門的工作是很不到位的。
生產銷售假藥的從重處罰的情形是什么?
生產銷售假藥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將公款借給私營企業違法嗎
2020-12-28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股權轉讓何時生效?
2021-03-20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
2020-11-10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怎么證明是在商場摔傷,有哪些相關法律依據
2021-01-02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26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