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了保障農戶的生活需要而撥給農戶建造房屋和小庭院所使用的土地,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宅基地而引起的糾紛層出不窮,那么,如果發生宅基地糾紛怎么辦?對于宅基地糾紛都有哪些處理方式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宅基地糾紛怎么辦,如何處理
我國《土地管理法》中對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1、協商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2、行政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3、司法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此外,宅基地糾紛還可以通過人民調解來解決。人們調解是指在調解委員會(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的主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進糾紛當事人互相諒解,平等協商,從而自愿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人民調解是現行調解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法制建設的一項獨特制度。
什么是宅基地糾紛
根據我國《憲法》、《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的所有權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但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因此,農民對宅基地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宅基地糾紛只是公民因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而發生的糾紛。
宅基地糾紛的種類多種多樣。以糾紛的雙方當事人不同,可分為雙方當事人都為公民的宅基地糾紛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國家或集體的宅基地糾紛;以宅基地糾紛的內容不同,可分為使用權界限不明確的糾紛、侵占公共宅基地或他人宅基地的糾紛、妨礙他人使用權的糾紛、毀損他人土地、房屋的糾紛等。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簽訂房屋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7法醫鑒定多少天有效期
2021-03-22實現留置權后需抵扣費用嗎
2021-01-04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兒子開公司能多要贍養費嗎
2020-11-26喪偶再婚領證的時候需要提供什么
2021-01-01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商場未盡保障義務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