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損害賠償的原則怎樣的
完全賠償的原則,指的是遵守合約的一方因違反約定的一方的違約所受到的損失,全部都應當由違約方以賠償,它是充分、全面地保護守約方利益的有效措施。賠償損失應當以守約方有損失為前提;同時,守約方所受到的損失,違約方也要全部賠償,通過賠償使守約方的利益能夠達到合同得到履行的相應狀態。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賠償損失不僅要包括賠償守約方的全部的現實的損失,即守約方現實的財產減少、喪失和費用的支出,還應當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
可得利益的損失,雖然不是現實的財產損失,但它是合同如約履行后當事人本來可以獲得的財產利益。例如,在涉及轉賣的合同關系中,買方因賣方不交貨而無法轉售,其所遭受的利潤損失,就是方得利益損失,違約方應予賠償。
在賠償可得利益時,應當采用“合理預見”規則。即賠償額限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其違反合同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
在這里,預見的主體是違約方而非守約方,以維護公平;預見的時間為訂立合同時而非違約時,以排除市場變化對賠償額的影響;預見的標準應當是一個理性的、通常的標準。
二、賠償損失與其他違約責任形式的關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增加。由此可見:
1、違約方繼續履行后,如果不足以彌補守約方的損失的,應予賠償。比如遲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還應當支付逾期利息。
2、在采取補救措施后還有損失的應予賠償。如為修理商品所支出的交通費用。
3、在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可以要求增加,即還應予以賠償,以彌補不足的部分。
相關法律規定:
《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立約定金未簽訂合同可以返還嗎
2020-11-17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股權激勵中競業限制條款的效力
2021-03-26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營業房拆遷租戶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3-202020年農村舊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0-11-19什么叫棚戶區改造,棚戶區是什么意思
2021-02-17潮州潮安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31拆遷安置房過戶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9“舊改”造就億元戶凸顯公平之困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