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毀壞財物浙江的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浙江故意毀壞財物的處罰標準: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故意毀壞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為故意毀壞財物罪,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尋釁滋事罪是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行為,應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從法理上看,前者屬《刑法》第五章侵犯財產罪的一個罪名,后者屬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擾亂公共秩序罪的一個罪名;前者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而后者侵犯的客體是公共秩序。雖然表面上兩者的區別是明顯的,但由于二罪都是一般主體,都具有侵犯他人財產權利的特征,所以在審判實踐中有時會混淆二罪的界限,甚至會因理解不一,造成誤判。
二、故意毀壞財物罪認定
(一)本罪與非罪的界限按照本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因此,是否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則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給予拘留或警告,單處或并處罰款,責令賠償損失。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毀滅或損壞重要物品,損失嚴重的;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的手段特別惡劣的;出于嫁禍于人的動機等。
(二)本罪與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備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破壞通訊設備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犯罪中的破壞生產經營罪的區別在于:后者破壞的是特定的財產,侵犯的是其他獨立客體,本法對其已單獨規定有罪名,只應按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如放火罪和以放火的方法毀壞公私財物罪,都會造成公私財產的損失,但其性質根本不同。放火罪侵犯的對象是不特定的,造成的損害是難以預料和無法控制的;故意毀壞財物罪犯的對象是特定的公私財物,造成的損害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因此,如果行為人以放火為手段毀壞公私財物,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就應定為故意毀壞財物罪,而不能以放火罪論處。
(三)本罪與盜竊罪區分。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這兩個罪的區別主要是:一是客觀行為不同。盜竊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而故意毀壞財物罪在客觀方面則表現為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的行為。二是主觀方面不同。盜竊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故意毀壞財物罪在主觀方面一般是為了泄憤報復或者嫉妒等心理而故意毀壞公私財物,其犯罪目的是“毀壞”,而不是為了非法占有。
盜竊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一般比較容易區分。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1月4日頒發的《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第5項對此作了規定:“實施盜竊犯罪,造成公私財物損毀的,以盜竊罪從重處罰;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從重處罰;盜竊公私財物未構成盜竊罪,但因采用破壞性手段造成公私財物損毀數額較大的,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盜竊后,為掩蓋盜竊罪行或者報復等,故意破壞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盜竊罪和構成的其他罪實行數罪并罰。”這一規定,主要涉及以下情形:
(1)采用破壞性手段進行盜竊,但破壞行為尚不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的,應以盜竊罪從重處罰。
(2)采用破壞性手段進行盜竊,不僅構成盜竊罪,而且又構成其他犯罪的,擇一重罪從重處罰。這里的“又構成其他犯罪”,是否只能是故意毀壞財物罪,理論上有不同的認識。有人持肯定的觀點。有人持否定的觀點。認為,雖然在盜竊過程中常常發生故意毀壞財物罪,并且在邏輯上該種情形確實也應該包含故意毀壞財物罪,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他犯罪”僅限于故意毀壞財物罪,因為在盜竊過程中又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的情形是客觀存在的,如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為毒死或者炸死數量較大的魚將其偷走,而不顧人畜安危,向供飲用的池塘中投放大量劇毒物,或者向堤壩等其他公共設施附近的水庫中投放大量炸藥,嚴重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或者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人實施盜竊的行為又構成投毒罪或者爆炸罪,對此應擇一重罪從重處罰,即以投毒罪或爆炸罪從重處罰。我們同意否定說。需要指出的是,否定說得到了有關司法解釋的認可,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4月10日頒布的《關于對采用破壞性手段盜竊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中油品的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批復》規定:“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屬于刑法規定的易燃易爆設備。行為人采用破壞性手段盜竊正在使用的油田輸油管道中的油品,構成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盜竊罪等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3)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小,不構成盜竊罪,但因采用破壞性手段造成公私財物毀壞數額較大的,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4)盜竊后,為掩蓋盜竊罪行或者報復等,故意破壞公私財物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盜竊罪和構成的其他罪實行數罪并罰。這里的財物,不應包括被盜的財物,而應是其他財物。因為在破壞竊得物的情形下,破壞行為實際上屬于不可罰的事后行為,對這種情形不能實行數罪并罰。
故意傷害他人財產的行為,不僅使得其財產受到了損失,同時其故意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犯罪的行為,如果任由其發展,無疑會導致更多人的財產會受到損失,由此為了防止此種現象的發生,我國法律直接明文規定了實施故意損壞財產的處罰。
故意毀壞財物罪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故意毀壞財物罪怎么判刑
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包含投票權嗎
2020-11-27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不適用死刑情形有什么
2021-01-10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婚內協議書需要公證嗎
2021-03-05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停薪留職員工還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勞動合同怎樣終止?
2021-03-21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3-18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