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補償金算取暖費嗎?
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是指員工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其中工資包含了員工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所以也包含了采暖費電話費和防暑費。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金的個稅計算
根據《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綜合上面所說的,經濟補償金是專門給勞動者的賠償,而對于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就應該要把員工所有的福利算進去而作為基數,所以,對于用人單位在進行處理的時候就需要按勞動法來進行辦理 ,從而保障到當事人的利益和權益不會受到損害。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鑒定輕傷后程序怎么走
2021-02-26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15年以上是無期徒刑嗎
2020-12-31中止探望權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4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車輛遺產繼承過戶費用
2021-03-08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司機肇事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