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婚姻法中的探視權是什么,離婚后拒絕探視如何處理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7 · 809人看過

婚姻法中的探視權是什么,離婚后拒絕探視如何處理

探視權,又稱探望權是《婚姻法》根據我國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新創設的一項身份權利。

探望權與直接撫養權相對,是基于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一種派生權利。

夫妻離婚后,基于婚姻關系的各種身份權、財產權歸于消滅,但是離婚并不能消滅父母和子女間的身份關系。

探望權不僅可以滿足父或母對子女的關心、撫養和教育的情感需要,保持和子女的往來,及時、充分地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情況,更好地對子女進行撫養教育,而且可以增加子女和非直接撫養方的溝通與交流,減輕子女的家庭破碎感,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長。

離婚后拒絕探視如何處理

隨著子女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豐富,被探望子女可能會認為定期由其他人員陪同的探望不僅會影響學習,而且會在同學或其他人中產生不必要的議論,強烈的自尊心使其不愿配合,甚至拒絕、躲避探望。

另外,被探望子女自己還有可能因為受直接撫養方父或母或其他親屬的挑唆而不愿接受探望。

對此,應堅持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的原則執行,充分尊重被探望子女的意見和感受。

《婚姻法》增設探望權的本意,主要是為了保護離婚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長。探望者與被探望者雙方都必須有情感交流,關愛心理傳遞的需求,如果在被探望者沒有這種需求或者反對探望的情形下強制執行,勢必對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

1、對14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行使探望權的,法院應當就探望權的行使時間、方式及其他有關問題征詢未成年子女的意見,同時結合其他實際情況判決和執行;如果子女系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原則上應按照當事人的協商及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方案進行判決和執行,但也應當充分考慮子女的感受。

如果被探望子女明確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則可以借鑒我國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區別情況對待。

2、對不滿7周歲的未成年子女拒絕探望,原則上按照協議或者法律文書的規定執行,不必征求子女的意見,但應考慮子女的感受。法院可要求直接撫養方就探望方的探望行為對子女有害進行舉證,否則法院可依法要求直接撫養方履行協助探望的義務。這樣做能夠有效防止有人故意影響孩子的判斷以達到阻撓探望的目的。

因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不能獨立地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即使有,也很容易受到哄騙、離間甚至威脅,意思表示未必真實。

3、對已滿7周歲的未成年子女拒絕探望,法院應在其父母回避的前提下征詢其意見。讓其能較為真實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法院還應當走訪老師、鄰居、居委會等,以探求其真實意思。

如果證實是因受挑唆或者威脅而拒絕探望,法院應同意探望方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可以根據情節決定對直接撫養方采取批評教育甚至是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勒令其改正錯誤,說服子女同意探望,以保障探望權的實現。如果證實是已滿7周歲的孩子獨立自主地作出拒絕探望的意思表示,直接撫養方仍應對孩子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盡量使其接受探望。如果孩子仍然拒絕探望,則不能強制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什么是婚姻法中的探視權和離婚后拒絕探視的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按照約定在其短時間共同生活的權利。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牛彥軍

牛彥軍

執業證號:

11401201910112507

山西軍秉律師事務所

簡介:

本人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畢業于山西大學大學院,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從事法律服務行業9年,處理訴訟案件500余起,有較強的庭審經驗,同時有在法院工作經歷,相信我可以很好的為您服務。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牛彥軍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