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賠償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的,很多人都會說“你賠償我的精神損失”在國外這種賠償一般是很高的,但是在我國對于精神損害賠償有所提及,但是沒有涉及很多,事實上,精神損害賠償比起道聽途說的國外賠償數額少很多,對于精神損害賠償訴訟時效也沒有明確規定,所以精神損害適用一般原則。
1、一般訴訟時效
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一般訴訟時效,最值得研究的是期間的起始計算,而對于人身損害賠償的侵權行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容易的,對于人身損害賠償時效的起算卻是復雜的,這是因為受害人必須在起訴前知道自己所受財產損失的具體數額,否則無法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8條“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因此,侵害身體權的侵權行為一經實施完了,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就開始計算。
對于侵害健康權的,要分受傷之日、侵害時不能發現的傷害確診之日的不同來計算訴訟時效。
對于造成喪失勞動能力的,須在確認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后,才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2、特殊訴訟時效
理論上講,侵害身體權和侵害生命權的侵權行為,應當按照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執行。而《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是對侵害健康權行為的賠償請求訴訟時效,應當適用1年的規定。
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
目前沒有對侵害精神性人格權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只能適用一般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在適用《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在提出生命健康權的財產損失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撫慰金的賠償,則隨同受到特殊訴訟時效的限制。
訴訟時效適用不同
對于特別法應當一律按特別法的規定,如《國家賠償法》訴訟時效規定為2年(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 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最長訴訟時效
按照《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這是法律規定的訴權保護最長期限,超過這一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便失去訴權,不再受法律保護。 (第32條第1款);《產品質量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2年(第45條第1款);《環境保護法》訴訟時效規定一律為3年(第42條);按照特別法優于普通法的法律適用原則,不能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特殊時效的規定,保護請求權。
最長時效也有特別法的特殊規定,如《產品質量法》規定的請求權滿10年喪失(第45條第2款),而不適用《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最長訴訟時效,需要引起特別注意。
精神損害賠償在我國算是一個興起比較晚的術語,在很多案件中我們提起這個要求的也比較少,隨著社會的發展,公眾對精神損害賠償越來越重視,但是法律沒有太多規定,包括對精神損害賠償訴訟時效這個問題也沒有規定,所以這個問題在對法官而言,操作性很強,是一個社會實踐性問題。
精神損害撫慰金怎么計算
輕微傷能否索要精神損害賠償?
交通肇事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支票背書是什么意思
2021-01-22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商標注冊下來營業執照可以注銷嗎
2020-11-16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要約失效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10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