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家庭中,父母雙方的行為對子女可謂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其中,在不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中都發現了家庭暴力的因素。夫妻離婚中也有很多是家庭暴力導致的。對于無過錯的一方來說,出現家庭暴力,離婚并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那么家庭暴力與子女撫養的關系如何呢?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以暴力或脅迫、侮辱等手段侵害其他家庭成員的人身權利(包括身體上和精神上的權利),造成一定損害后果的行為。家庭暴力作為一種侵權行為在民法上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實施家庭暴力可以視為“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情形,因此,實施家庭暴力的一方在離婚時不易得到孩子的撫養權。
第一,如果夫妻一方在離婚前已經對孩子經常施暴,那么離婚后如果由該方繼續直接撫養孩子,顯然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磨滅傷害。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指出,家庭暴力不僅使受害人身體受傷,還會導致受害人抑郁、焦慮、沮喪、恐懼、無助、自責、憤怒、絕望和厭世等不良情緒。長期處于這種狀態中,受害人會出現興趣減弱、膽小怕事、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癥狀,并且出現心理問題軀體化傾向。
第二,如果夫妻一方在離婚前僅僅對另一方施暴,離婚后孩子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代替對象。據統計,50%以上的施暴人,在毆打配偶的同時,也毆打子女。離婚使其失去配偶這個暴力控制對象,但很難使之立即改變暴力控制欲。如果這個施暴者沒有很快再婚,沒有一個新的配偶作為替代品,則未成年子女往往會成為這個替代品。
第三,有暴力傾向的家長往往會缺乏愛孩子的能力。施暴人因其心理扭曲,控制他人的欲望太強烈,會扼殺未成年子女的自主能力和獨立發展。
第四,施暴者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未成年子女,未成年子女長大后也很可能成為一個家庭暴力者。
綜上所述,家庭暴力與子女撫養幾乎是無法共存的。家庭暴力對孩子的正常成長是十分不利的。離婚時法院也會支持無過錯的一方,不會將孩子的撫養權判交給家庭暴力者。遭受家庭暴力的一方可以盡快尋求婦聯等組織幫助,或者起訴離婚。
遇到家庭暴力怎么辦?
反家庭暴力法保護對象有哪些人
最新反家庭暴力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繼承公證程序
2020-11-24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雙方的合同什么情況下表示已經成立
2021-01-04私生子繼承遺產的份額是多少
2020-12-15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副駕駛人員跳車身亡保險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賠償
2020-12-02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什么是一次性轉包土地
2020-12-21拆遷維權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3-18公有房屋拆遷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1-01-18國有及農村土地征地拆遷補償費有哪些,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20已遷出戶口的外嫁女是否享有征地補償
2020-12-01一個人只能享受一次拆遷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