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地告知
在征地報批前,市、縣(市)國土資源部門就當將擬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告知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同時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征地告知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的青苗,搶建或突擊裝修的地上附著物,征地時不予補償。
2、征地調查確認
在征地告知后,市、縣(市)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及時調查核實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和數量等,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以及地上附著物產權人應對調查結果予以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
被征地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就征地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提出聽證書面申請的,市、縣(市)國土資源部門應當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組織聽證。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聽證告知后5個工作日內未提出聽證書面申請的,視為放棄聽證。
4、組織報批材料
市、縣(市)國土資源部門按照規定制作報批材料,以分批次用地或單獨選址項目用地等形式逐級上報審批。
5、繳納有關稅費
土地征收經批準后,按規定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和耕地開墾費,稅費繳清后方可領取用地批文。
6、兩公告一登記
土地征收方案經依法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批準文件之日起10日內,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組內以書面形式公告。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收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公告期滿,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征收土地方案和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研究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見。對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
7、補償安置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批準后,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將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撥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后,有權要求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一定時限內提供支付清單,有權督促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予以公布,以便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查詢和監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害公共安全罪適用于“碰瓷”嗎
2020-12-31公民殘疾無法恢復自理能力護理期限是多久
2020-12-22產品本身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25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多少錢,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財產保險合同的概述有哪些內容
2021-01-12保險期限內不予以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5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委托他人代理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7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