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產管理人的選任方式上各國立法例,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法院主導型。即法院在破產程序中處于主導地位,選任破產管理人的權利在法院而不在債權人會議。法院有權決定破產管理人的人選而不受債權人會議的影響。債權人認為法院選任的破產管理人對自己或者其他債權人有重大利害關系時,可以向法院提出異議,請求法院變更破產管理人,至于是否更換破產管理人由法院最終決定。這種選任破產管理人的立法體系為大多數大陸法系國家所采取,如法國、日本等國采用這種做法。
實行這一選任方式的法理基礎在于:破產程序是法院主導下的清理債權債務的司法程序,破產具有一般的強制執行性質,國家為保護私權而選任破產管理人,由此應突出法院在破產程序中居主導地位。破產管理人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并非全體債權人的代理人,也不是破產債務人的代理人,所以破產管理人不宜由債權人會議選任。
此種方式最大的優點在于效率高,能及時產生破產管理人,并且能夠保證破產管理人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利益,有助于保持破產管理人的中立地位。但其主要弊端是對債權人的自治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不利于債權人的共同意志的充分體現,難以充分保護保債權人的利益。
二、債權人會議選任,法院或其他機構選任為補充。這種立法模式中選任破產管理人的權力在于債權人會議。破產管理人原則上由債權人會議選任,只有當債權人會議不選任或選任不出破產管理人時,為了維護債權人的共同利益,才由法院或其他相關機構選任。這一立法模式以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為代表。
由債權人會議選任破產管理人的立法理念在于,破產清算是為了債權人的共同利益而進行,破產管理人不是所有人利益的代表,而僅僅是債權人利益的總代表。破產清算的目的在于維護債權人的共同利益,為了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徹底貫徹債權人自治精神,應由債權人會議選任破產管理人。
這一破產管理人選任方式的優點是充分反映了破產法對債權人利益保護基本功能的要求,徹底貫徹了債權人在破產程序中的自治精神。完全由債權人會議選任破產管理人的不利之處是由于債權人會議人數眾多,往往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因此效率低下,可能會出現不能及時選出破產管理人,或選不出破產管理人的情形。另外,如果破產管理人被主要的債權人控制,可能會損害中小債權人的利益,導致不公平,進而影響破產程序的順利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無效的結婚證民政局給處理撤銷嗎
2021-03-05公司法人變更的費用要多少錢
2020-11-23合伙人對合伙企業財產如何處分
2020-12-15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河南新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0-11-27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