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國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的法律與政策
我國的國有企業破產制度是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進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自始至終存在著大量的行政因素,在國企的破產申請、資產處置、職工安置等方面都有所體現。在國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上,法律與政策對用于職工安置的財產和實際清償的范圍都做出了不同規定。
法律方面,我國1986年頒布了適用于國有企業破產的一般性法律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明確“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按第一順序清償,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把“職工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和“職工集資款”也列為第一順序清償;200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簡稱“新《破產法》”),明確列入第一順序清償的包括“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而關于用于清償的破產財產,則扣除了優先受償的債權。
政策方面,國務院從1994年開始陸續發布了一些行政規范,包括《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破產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1994]59號)、《關于在若干城市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國發[1997]10號),1996年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也發布了《關于試行國有企業兼并破產中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經貿企[1996]492號),對依照這些規范進入破產的企業(我們一般稱“政策性破產”)的職工安置給出了超越法律規范的特殊優惠,在用于清償的破產財產上明確土地使用權必須首先用于解決職工安置問題,甚至已抵押的土地所有權變現也可以用于償付職工安置費,并將職工住房及其它社會性資產如幼兒園等排除在破產財產之外;而實際清償的范圍和標準也有所突破。自2007年6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新《破產法》依然為政策性破產留出了空間,規定在該法施行前國務院規定的期限和范圍內的國有企業實施破產的特殊事宜,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夫妻抵押離婚后擔保失效嗎
2021-02-02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監護職責可否委托他人行使
2020-12-22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轉繼承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1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