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作為行為
行政作為行為侵犯了公共利益,但是行政相對人卻從中獲益。從目前的社會發(fā)展來看,這種行為主要有三種情況:第一,損害環(huán)境的行政作為行為。行政主體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或者所謂的政績,在批準建設用地、開發(fā)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時,違法出讓土地的使用權,對一些重度污染但是可以帶來稅收等經濟利益的企業(yè),違反相關法律,頒發(fā)生產經營的許可證,過度發(fā)放砍伐林木的許可證以及開采礦產資源的許可證,進行城市規(guī)劃時,沒有經過合理地論證,破壞了自然環(huán)境以及文化古跡;第二,違法減免稅的行為。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公共財政支出的來源。行政主體的違法行為,導致稅收收入的減少,不利于國家公共項目的建設支出,損害了公眾的利益,理應被納入行政公益訴訟的范圍;第三,行政主體濫用自身職權,將國有資產以不合理的低價進行轉讓甚至無償轉讓。
(二)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
對于行政主體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為行為。這種情況通常是指行政主體依職權應該做出相應的行為,而行政主體怠于行使以致使公共利益遭受損害。通過行政公益訴訟,將此納入法院的審查范圍,客觀上可以督促行政主體依法行政,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從而更好的實現依法行政,保護公共利益。因而,應該將造成公共利益損害的行政主體的不作為,納入行政公益訴訟的受案范圍之內。
(三)行政主體損害公共利益的抽象行政行為
目前,我國行政訴訟法并未將抽象行政行為納入受案范圍。抽象行政行為行政機關一般具有不特定對象性,因而影響更加廣泛,而其反復適用性,則可能導致?lián)p害更為嚴重。若對抽象行政行為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可以在公共利益的損害造成之前,使其能夠得到事前的救濟。筆者認為對于即將建構的行政公益訴訟,可以對規(guī)章以下的抽象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這樣才能更好地對行政行為進行監(jiān)督。規(guī)章以上的抽象行政行為是行政立法行為,應當由立法機關來進行監(jiān)督,以避免權力的沖突和法律資源的浪費。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供法律援助法院有義務嗎?
2021-02-26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對方違章停車發(fā)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交通事故自認全責有什么后果
2021-01-09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公司買賣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0-12-31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競業(yè)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