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侵害為消除環境侵權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對于已經發生的環境侵權行為應當立即停止該侵權行為,妨礙他人行使民事權利的應排除這種行為。
賠償損失是承擔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最常見的形式,指加害人因污染或破壞環境的行為給他人造成財產或人身損害時加害人應該依法補償受害人的經濟損失。賠償范圍包括:
一、對財產損失應全面賠償,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即現有財產的損失及受害人為消除污染損害而支付的費用。
二、對人身損害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把抵押的車賣了是否違法犯罪
2021-03-07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遇到沒有房產證的房屋拆遷改怎么辦
2020-12-25洛陽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3國有及農村土地征地拆遷補償費有哪些,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20房屋沒證拆遷的具體事項
2020-11-21甘肅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2021-01-25公益性企業遭遇拆遷怎么辦
2021-03-22城市房屋拆遷活動中的幾大主體
2021-01-16裁決機關確定的作價補償不合理如何處理?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