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觀光電梯顧客摔倒索要賠償有哪些依據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1、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條第2款規定,“賓館、商場、餐館、銀行、機場、車站、港口、影劇院等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消費者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如果商場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致使顧客在商場滑倒,造成顧客人身損害的,應當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8條的規定承擔責任,根據該條規定,“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由此可見,顧客因在商場內滑倒受到損害,商場經營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應當向顧客承擔侵權責任。
2、我國《侵權責任法》第16條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由此可知,受害人在侵權行為中遭受人身傷害,可以依法要求醫療費、護理費以及誤工費等合理費用。此外,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條及第48條的規定,商場、旅店、超市等服務單位的經營者應當對顧客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如果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商場、旅店、超市等公共場所的經營者就構成侵權。可見,消費者在商場摔傷住院,商場的經營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消費者不但可以要求商場經營者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等費用,也可以要求商場賠償自己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注:以上安全保障義務是指一種法律在綜合考慮了在調整商業活動的秩序中設立這種義務的社會經濟價值及道德需要后依據誠信及公平原則確立的法定義務。該權利義務的主要內容是:在特定的服務場所,權利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應當得到保障,義務人應當對這種人身和財產安全履行相應的積極作為或者消極不作為義務。具體是指經營者在經營場所對消費者、潛在的消費者或者其他進入服務場所的人之人身、財產安全依法承擔的安全保障義務。其義務主體為服務場所的經營者,包括服務場所的所有者、管理者、承包經營者等對該場所負有法定安全保障義務或者具有事實上控制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與此相對應的權利主體是:(1)消費者;(2)潛在的消費者;(3)實際進入該服務場所的任何人。
超市觀光電梯顧客摔倒索要賠償有哪些依據?在超市觀光電梯里面摔倒受傷,如果確定是觀光電梯的設施等造成的,超市才會進行理賠。超市觀光電梯顧客摔倒索要賠償時遇到了麻煩糾紛,建議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網上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的適用問題具體有哪些
2021-01-13河北省評殘怎么賠
2020-12-10病假和醫療期的區別是怎樣的
2021-02-25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國內外的結婚程序
2021-03-06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