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寄存是屬于保管合同還是借用合同
案情介紹:超市寄存物品丟失
2013年10月11日,原告孫某到被告某超市購物,并使用該店設置的自助寄存柜存放其所帶隨身物品。購物結(jié)束后,原告持該店自助寄存柜密碼條欲開柜取包,卻發(fā)現(xiàn)無法打開該柜,遂求助于某超市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先后以人工方法打開原告所指認的柜箱及與密碼條號碼相符的柜箱,均發(fā)現(xiàn)空無一物。原告稱自己存放于自助寄存柜內(nèi)的皮包中共有人民幣2400元,當晚即向附近警署報案。事后,原告以某超市疏于管理致使錢物遺失為由,起訴某某超市并要求賠償2400?元。
被告某超市辯稱:超市的自助寄存柜上均標有“操作步驟”和“寄包須知”。其中“寄包須知”中寫明“請使用者看清‘操作步驟’和‘寄包須知’,不會使用者向管理員請教后再操作”、“本商場實行自助寄包,責任自負”、“現(xiàn)金及貴重物品不得寄存”。超市已經(jīng)盡到了注意義務,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爭議焦點:超市自主寄存物丟失時超市是否需賠償
對于超市應否承擔賠償責任,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承擔賠償責任。雖然超市的保管行為系無償保管行為,但保管行為會給超市帶來潛在商業(yè)利益,故不能將超市保管行為按一般的無償保管行為來對待,應按照有償保管行為來對待。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超市無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因為該超市為方便消費者購物而向消費者無償提供了自助寄存柜,雙方就此柜的使用形成的是無償借用合同關系。該超市提供的自助寄存柜是質(zhì)量合格產(chǎn)品,該超市也已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告知給消費者,盡到了告知義務。因此,超市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律師說法:超市寄存屬保管合同還是借用合同
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如下:
一、原告與某超市構(gòu)成新型借用合同關系
根據(jù)《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五條規(guī)定:“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還該物的合同。”第三百六十七條規(guī)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上述法律規(guī)定,保管合同是實踐合同,即保管合同的成立,不僅須有當事人雙方對保管、寄存物品達成的一致意思表示,而且還須寄存人向保管人移寄存物的占有。
超市向消費者提供了人工寄存和自助寄存兩種存包方式,在超市的自助寄存柜上,通過“寄包須知”中關于“本商場實行自助寄包,責任自負”、“現(xiàn)金及貴重物品不得寄存”的內(nèi)容,該超市已把這種只愿將自助寄存柜提供給消費者使用,不愿對柜內(nèi)寄存的物品承擔保管責任的意思明白的向消費者作出表示。李某在知曉該事項后,仍選擇自助寄存,而不愿將自己的物品交付給超市進行人工寄存,因此,雙方當事人沒有達成保管合同的意思表示。同時,李某的物品沒有轉(zhuǎn)移給超市占有,該超市也沒有收到李某交付的保管的物品,李某只是借助使用自助寄存柜繼續(xù)實現(xiàn)對自己的物品的控制與占有,他們之間不存在保管合同成立的必備條件——保管物移轉(zhuǎn)占有的事實。因此,雙方當事人就使用自助寄存柜形成的不是保管合同關系,而是無償借用合同關系。
本案中,某超市僅僅是臨時性地出借自助寄存柜給原告用于存放物品,雙方形成的是借用合同關系。在締約過程中,顧客硬幣投入是要約,吐出密碼條是承諾,交付密碼條是表明超市將借用關系的標的物即自助寄存柜交付給顧客。
二、某超市作為經(jīng)營者已盡到必要的說明、注意義務
根據(jù)《消費者權(quán)益保護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chǎn)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方法。”超市在醒目位置標明了“操作步驟”和“寄包須知”,并提供工作人員予以指導,表明其已告知消費者使用方法;生產(chǎn)廠家在柜上已明示不得放入現(xiàn)金及貴重物品,某超市也通過“免費寄包柜注意事項”要求消費者寄存物品價值不得超過200元;該行為應視為其向消費者對可能危及財產(chǎn)安全的服務作出了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某超市提供了人工寄存服務,并允許將現(xiàn)金和貴重物品帶入購物區(qū),說明其已提供了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方法。某超市盡到了出借人的謹慎管理義務,保證出借設施的完好與安全。綜上,在某超市已盡到必要的說明、注意義務與管理責任的前提下,顧客物品遺失的責任不應由出借人某超市承擔。
三、借用合同可以類推適用租賃合同的規(guī)定
筆者認為,本案應認定顧客使用自助寄存柜與超市構(gòu)成了借用法律關系。但是,我國合同法上對借用合同并無具體規(guī)定,無法直接援引相關條文。對于這一法律漏洞,筆者認為應運用合同法第五條、第六條所確定的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以及第一百二十四條明確賦予法官類推適用的權(quán)力予以填補。依法理,類推適用時所援引的規(guī)范必須與系爭事項最相類似。本案中,與借用合同最相類似的是租賃合同,兩者均涉及到標的物的交付,交付的目的均為使用,而且一般出租方、出借方應保證標的物符合約定用途,兩者主要不同在于租賃屬于有償契約,借用僅限于無償使用。因此,本案應援引租賃合同適合借用合同的部分有關規(guī)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超市寄存是屬于保管合同還是借用合同”問題進行的解答,超市不顧客提供的自助寄存柜,顧客使用后是屬于建立了無償?shù)慕栌藐P系,超市超到警示的義務后,物品丟失的,超市不需要承擔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wǎng)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要多久
2020-12-14如何向老板討要工資
2021-02-13如何確定征地補償分配方案
2021-02-23不合適的律師該怎么解聘呢
2021-01-29網(wǎng)上傳播隱私信息如何處理
2021-03-11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qū)別
2020-11-24拆遷公司和拆除公司有什么不同
2020-12-04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父母可以不當監(jiān)護人嗎
2020-11-11什么是探視權(quán),怎么終止探視權(quán)
2021-03-11婚姻法關于離婚協(xié)議法律如何規(guī)定
2020-11-18扣押商品車是否構(gòu)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出售違建合同有效嗎
2021-01-19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投資商業(yè)地產(chǎn)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我國產(chǎn)品責任制度執(zhí)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修理廠內(nèi)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