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行為是不是犯法(《侵權責任法》有效日期截止于2020.12.31)
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行為是屬于違法的行為,侵權行為侵害的是他人合法的利益,違反侵權責任法和民法的規定。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二、怎么判斷侵權行為
1、先了解定義
通常來說,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2、看構成要素
構成要素,即:過錯、行為不法、損害事實。是否是侵權行為,則看必要構成要件上。侵權行為“要件”應是所有侵權行為必不可少的條件。只有當缺少這一條件就不能構成侵權行為時,才能夠稱為“要件”,否則,就不能稱為“要件”。當某一條件僅僅是構成某一類侵權行為的必要條件,而不是所有侵權行為中的必要條件時,這樣的條件也不應該作為侵權行為概念的“要件”。
過錯、違法、損害事實,在一定情況下,不一定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任何運動形式,其內部都包含著本身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性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質。”侵權行為之所以多種多樣、千姿百態,就是因為每一種侵權行為都有其本身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的形成,在于其所處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的不同,一切都是以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有時,一個行為本身即可構成侵權,而不必再有其他條件,如假冒他人馳名商標行為。有時僅僅一個行為尚不能確定其是否構成侵權行為,還需要其它條件來配合。如甲與乙口角,甲惱恨之下,持棍棒追打乙,因乙跑得快,甲未能打著。甲雖然有明顯傷害乙的行為故意,但因未能給乙的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故不構成侵權行為。該種情況下,甲的侵權行為的構成則需要兩個條件:故意的行為和該行為給乙造成的損害事實。如果將這兩種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硬要套進三要件四要件的框框,顯然是不現實的。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侵權行為是屬于違法行為,當出現違法的行為是可以通過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權益的,法律上也有相關的規定,希望大家明白。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三方環境保護監督實踐之相關法律分析
2020-12-02應該怎樣來處理房產糾紛
2021-01-08購房意向書合同范本
2021-02-26單位申請工傷了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賠償
2021-03-03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3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續簽集體勞動合同期限能簽半年嗎
2020-12-14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公眾責任險如何理賠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人身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12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