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個人信息牟利可以構成什么犯罪
出售個人信息牟利可以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以竊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行為。根據刑法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立案標準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如果金融、電信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出售個人信息牟利可以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該罪根據犯罪情節的嚴重程度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出售個人信息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我們公民在平時生活中要防止信息被盜,很多犯罪分子都利用個人信息進行詐騙,個人在生活中應提高警惕,對于陌生來電等都要持懷疑態度,以防被騙。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小企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對策是什么
2021-01-06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向保險公司理賠的程序
2021-02-27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