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權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一)侵權行為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或對他人人身造成損害,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侵權行為的類型主要包括:
(1)侵害人身的侵權行為。
(2)侵害人格利益的侵權行為。
(3)侵害身份權的侵權行為。
(4)侵害財產權的侵權行為。
(5)侵害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
(二)侵權行為法侵權行為法是調整因侵害他人財產、人身行為所產生的侵權責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侵權行為法屬于我國民法的一個部分。
(三)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是指行為人侵害他人財產或對人身造成損害,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在侵權行為法上,將侵權責任分為一般侵權責任和特殊侵權責任。
二、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一)歸責原則的概念歸責原則,是指以何種根據確認和追究侵權行為人的民事責任,它所解決的是侵權的民事責任之基礎問題。
(二)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的基本含義是:過錯是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基礎。如果加害人在主觀上不存在過錯,就當然不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加害人在主觀上有過錯則可能承擔民事責任。
1.過錯責任原則的特征
(1)過錯責任原則是一種主觀歸責原則。過錯表現為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或過失兩種情形。
(2)過錯責任原則表明行為人的過錯為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3)過錯責任原則表明行為人過錯之大小對責任范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2.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根據《民法通則》第106條的規定,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一般侵權行為。只有法律特別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情形,才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在適用方法上,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適用方法,一是一般適用方法,即誰主張誰舉證,通常是由受害人對加害人的過錯進行舉證和證明,而加害人無須證明自己沒有過錯。二是特殊適用方法,即過錯推定中舉證責任的倒置,法律推定加害人有過錯,而由加害人承擔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責任。
(三)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不問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人應當對其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開發商抵押回遷房構成詐騙嗎
2020-11-26如何獲得商標的商標權
2021-01-23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遺產20年后歸使用者嗎
2021-02-13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自然災害損失可獲得哪些保險賠償
2021-02-08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經營范圍和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有限制嗎
2020-12-14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什么叫保單現金價值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