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上訴人:**申達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一審被告、反訴原告)
被上訴人:羅*芬、陳*國(二者均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
2008年3月9日,原告羅*芬、陳*國與被告**公司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一份,協議約定對二原告所有的房產二層樓(馬奮勇西邊隔壁)以貨幣補償方式進行拆遷補償安置;并約定了具體的補償數額以及法律責任的承擔等內容。后原告依約搬出所拆遷房屋,并交付被告。被告支付原告補償款32萬元,余款43萬元被告以原告采取欺詐手段騙簽協議為由拒絕支付。原告提供的所拆遷房屋的土地證及房產證記載:土地使用人羅*芬,使用權類型為出讓,用途(商住)綜合;房屋坐落在大武口區建設西街70號,二層混合結構,建筑面積為207.61平方米,設計用途為住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房屋拆遷補償款43萬元、利息8030.25元。被告反訴要求撤銷原、被告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
一審法院判決:一、被告**公司支付二原告房屋拆遷補償款43萬元,支付逾期付款利息7095元,合計437095元,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付清;二、駁回被告**公司要求撤銷雙方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的反訴請求。
**公司不服原審上述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一、撤銷原判;二、撤銷羅*芬、陳*國與**公司簽訂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理由是,雙方在協商拆遷房屋期間,羅*芬、陳*國拒不提供房產證及土地證,隱瞞被拆遷房屋真實用途為住宅房,蒙騙**公司以一層商業、二層住宅房的補償標準與其簽訂了協議,取得了明顯過高的補償款,明顯顯失公平。
被上訴人羅*芬、陳*國答辯稱,原審判決正確。羅*芬、陳*國與**公司協商拆遷房屋期間,房產證及土地證在四川老家,因此不能提供,這些也如實告之了**公司,并沒有欺騙**公司。與同類同地段拆遷房相比補償給羅*芬、陳*國的房屋拆遷款明顯偏低。
【裁判要點】
法院認為,羅*芬、陳*國與**公司在協商拆遷房屋時,未提供拆遷房屋的土地證及房產證,**公司并沒有按關于產權不明確房屋拆遷的相關規定辦理證據保全,故其對所拆遷房屋的產權、用途應當是清楚的。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第三方對所拆遷房屋主張權利。因此,羅*芬、陳*國并不存在欺詐行為,**公司應當按照約定支付羅*芬、陳*國房屋補償款。故原審法院判決結果并無不當。上訴人**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雇傭關系有責任比例嗎
2020-11-25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地
2020-12-18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投保人的定義,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23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