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交通事故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金
有精神損害賠償金,但是有一定的限制條件。目前,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律依據主要涵蓋在《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精神損害司法解釋》)之中。司法實踐中,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雖有法可依,但現有條款大多為原則性規定,缺乏可操作性,以致現實中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導致法院判決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出現地區差距較大的現象。
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何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具體數額,是一個十分復雜而且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并體現法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的問題。精神損害是受害人在心理上、精神上遭受的一種痛苦經歷,往往表現為憤怒、絕望、恐懼、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具有明顯的非財產性。事實上,生命無價,人身損害或喪失的價值怎能完全用金錢衡量,多少精神損害撫慰金才適宜確實是一個無法確定的數額。但是標準的缺失很可能導致法院在相似案件中對同樣的精神損害判決的補償數額懸殊。
可以由各省、直轄市根據本地區平均生活水平狀況,以傷殘等級為基礎,確定每一等級的撫慰金數額,每一等級限額幅度內,法官可以根據個案做合適裁判,這樣既縮小了地區間精神損害賠償的差距,也能兼顧到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同地區一般人的賠付能力,同時又賦予法官在個案中適當的自由裁量權。
法官在自由裁量過程中,可以考慮的具體標準在此建議如下幾點:
1、從侵權人的主觀過錯程度及其具體的侵權行為特征考慮。
對于主觀過錯程度大,采取的侵害方式和手段惡劣的,應該多賠。侵權行為特征包括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侵權原因、主觀動機等具體情節。
2、從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及受害人精神損害的程度考慮。
對于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嚴重,受精神損害程度大的應該多賠。侵權人的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害是短期的、長期的抑或是永久性的,是否給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影響以及影響程度,對受害人尤其是未成年受害人未來的發展是否有特定的影響等。該損害還應結合受害人的受傷情況、傷殘等級評定,如果出現植物人、癱瘓人、孕婦胎兒死亡等嚴重精神損害的情況,應作為特殊情況考慮提出相對較高的賠償數額。
3、從雙方責任、過錯大小因素考慮。
如果證明被害人是故意的,可以免除駕駛人的責任;受害人對損害事實和損害后果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輕和免除侵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此外,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中認定的雙方在該次事故中的責任劃分,也可以作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因素來考慮。
4、從侵權人的承受能力考慮。
綜合侵權人的身份、職業情況、家庭狀況、經濟能力等各種因素,同時考慮賠償義務人為自然人或單位、法人,對賠償的支付能力和判決后實現執行的可能性等。
5、從受訴法院所在地經濟發展水平考慮。
目前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貧困地區和經濟十分發達地區這一賠償數額顯然要區別對待才能起到相應的補償、懲罰、教育及警示作用。
6、確定賠償數額限制,設立各地區的最高限和最低限。
數額限制在審判實踐中,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又由于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因此標準也不盡一致。以筆者所在的律霸網地區法院為例,近幾年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是5000元至5萬元。但是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筆者建議該最高限標準還可以適當提高,特別嚴重侵權行為的精神損害賠償提高至5萬-10萬元。
此外,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精神損害具體賠償數額的確定往往以傷殘評定等級作為參考標準之一,對于不構成傷殘的一律不予支持精神損害賠償。這種做法欠妥當,在一個法治、民主、文明社會中,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法的人性化和對生命、精神的高度尊重。對于有些不構成傷殘的一般性傷害,雖然身體傷害程度不是很高,但受害人在心理上、精神上還是遭受了一種痛苦經歷和創傷,這種經歷、創傷往往對受害人現在或將來的生活、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從而造成一定精神緊張和心理壓力,以筆者庭室受理的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為例,該案中原告吳某60多歲,因交通事故多處軟組織受挫傷,其傷情卻并未達到最低傷殘等級標準,但由于交通事故的發生導致她在日常生活中對于道路車輛極其恐慌,甚至坐立不安,不敢獨自出門,考慮到事故對她的生活及精神狀況所造成的巨大影響,法院在審理這起案件時對她給予了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支持,被告方對此也表示了認可。實踐中,對未構成傷殘等級的輕微傷受害者給予精神損害撫慰金支持,這一點對于未成年受害人、面部受害者、孤寡老人等而言尤為明顯,這也體現了法的人性化關懷精神。
要在現實生活中的的實際情況是比較復雜的,當然具體問題要我們具體是分析。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勞動監查,勞動監察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31怎么打官司
2021-02-06房產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2021-02-23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破產和解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2-01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哪些遺產可以繼承?
2020-11-14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預約合同的基本規則是怎樣的
2021-02-23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私自改離職證明違法嗎
2021-03-04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