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撫育6年的兒子竟然非親生,憤怒之下,丈夫將妻子告上法庭,要求與其離婚,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萬元。昨日,記者從忠縣人民法院獲悉,該夫妻目前已協議離婚。在法院的調解下,男方最終放棄賠償要求。
家住忠縣黃金鎮的周某,7年前經人介紹,與女子李某結婚,婚后不久李某便生育一子。“兒子逐漸長大,我發現他的長相與我沒有半點相似之處。”為了讓自己安心,2008年4月,周某瞞著妻子帶著兒子進行了親子鑒定,檢驗報告顯示他最愛的兒子竟然不是他的親生子。周某遂將妻子告上法庭,要求與其解除婚姻關系,并賠償自己精神損失費1萬元。但妻子李某發誓結婚以后對丈夫忠誠,不愿離婚。法庭上,周某提供了遺傳檢驗報告。經過法院調解,雙方最終同意協議離婚,小孩由女方李某撫養。周某最終放棄要求賠償1萬元精神損失費的請求。
【相關法律知識】
精神損失是指由于加害人的侵權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精神痛苦或使其精神利益受到損害。我國學者曾*雄先生認為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撫慰金與精神損害基本上是相同的概念,(注:曾*雄《非財產上之損害賠償》,臺北1989年版,第6頁。)筆者亦不作區分。精神損害既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還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受害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精神上的損害不僅僅來源于加害人對受害人人身權的侵害,也可以來源于對受害人財產的侵害。
受害人依法律之規定,就無形損害請求金錢救濟的制度。應注意的是,對精神損害金錢救濟是必要的,但只有在金錢賠償對于受害人受到侵害的精神和心理狀況恢復正常的確有必要時,才應當考慮金錢賠償,在任何具有精神損害的損害后果的案件中,受害人首先應當承擔的是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只有在上述民事責任不能起到救濟作用的情況下,才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破產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30實習期說沒做什么工作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1-01-12行政機關賠償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10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投資理財保險的適用人群
2020-12-05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