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害的被害人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是否有權(quán)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已成為眾專家和學者關(guān)注的焦點。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是兩種并行不悖的責任,而現(xiàn)行司法解釋中不允許刑事案件受害人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請求精神損害賠償?shù)囊?guī)定使受害人的合法權(quán)益未能得到有效的保護。以精神損害賠償?shù)谋匾詾榍疤?,對精神損害中的“精神”進行了界定,分析了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涩F(xiàn)狀,并提出了解決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初步設想。關(guān)鍵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精神損害賠償為了正確處理刑事案件,打擊和制裁犯罪活動,保障國家、集體及公民的財產(chǎn)不受侵犯,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quán)益,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當事人的訟累,提高了訴訟效率,維護了司法判決的統(tǒng)一性和嚴肅性,避免了裁判上的矛盾和沖突。但不管是《刑法》、《刑事訴訟法》,還是最高院的司法解釋,都沒有很好地落實被害人在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被害人的精神損害到底要不要賠償呢?本文將作一個初步的探討。一、精神損害賠償?shù)谋匾愿綆袷略V訟中確立精神損害賠償不僅僅是司法實踐的需要,而且是協(xié)調(diào)不同部門法沖突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quán)益。當然,附帶民事訴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還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受一定范圍限制,同時要遵循精神損害賠償?shù)脑瓌t。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公民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在民事案件中,關(guān)于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經(jīng)常出現(xiàn),也常常使訴訟的雙方爭論不休。《民法通則》第120條規(guī)定:“公民的姓名權(quán)、肖像權(quán)、名譽權(quán)、榮譽權(quán)受到侵害的,有權(quán)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且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quán)、名譽權(quán)、榮譽權(quán)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這為民事訴訟中精神損害賠償提供了法律依據(jù),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有時出現(xiàn)的諸如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秶?、賠償數(shù)額的確定等目前尚無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仍舊需要進一步探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具有民事訴訟性質(zhì),在實體法上也應適用民事方面的法律及規(guī)定,即在附帶民事訴訟中理應能夠提出精神損害賠償?shù)脑V訟請求。但是,我國刑事訴訟法第77條規(guī)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遭受物質(zhì)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quán)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其中并未提及精神損害賠償,就是說被害人在精神方面受到損害時,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樣,不同部門法之間就存在沖突。因此,隨著司法實踐的需要,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確立精神損害賠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附帶民事訴訟中確立精神損害賠償有利于保護被害人。侮辱罪、誹謗罪等是一種侵害名譽權(quán)的行為,它給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損害比一般民事侵權(quán)行為往往嚴重得多,而在侵犯他人名譽權(quán)等民事侵權(quán)行為中被害人可以獲得精神損害賠償,那么由于侮辱、誹謗等行為遭受精神損害,被害人就更有權(quán)獲得精神損害賠償。其次,附帶民事訴訟中確立精神損害賠償符合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立法意圖。法律之所以確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其目的就是考慮犯罪行為造成的民事?lián)p害與犯罪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作為民事訴訟由民庭處理,就割裂了刑事訴訟與精神損害賠償?shù)拿袷略V訟之間的內(nèi)在有機聯(lián)系,就違背了設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立法意圖。[①]再次,附帶民事訴訟中確立精神損害賠償是協(xié)調(diào)不同部門法沖突的需要?!睹穹ㄍ▌t》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而我國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中并未規(guī)定有精神損害賠償,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又具有民事訴訟性質(zhì),這樣在處理具體案件中容易產(chǎn)生法律適用上的混亂,有損法律協(xié)調(diào)性。最后,附帶民事訴訟中確立精神損害賠償是司法實踐的需要。近年來,在處理刑事案件的司法實踐中,也出現(xiàn)了刑事被害人要求因犯罪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shù)那闆r。人民法院審理被害人訴其名譽權(quán)等受到侵害時,因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的局限性,使被害人的人格、名譽等非財產(chǎn)性的精神損害,無法適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而只能分案審理,先由刑庭審理刑事犯罪,再由民庭審理精神賠償糾紛,給被害人、法院造成了諸多不便,降低了司法的效率。[②]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墻皮脫落如何維權(quán)
2020-11-10遇到“未批先占”該如何維權(quán)
2020-11-22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辦婚禮不領(lǐng)證是騙婚嗎
2020-12-16國家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用中外合資保安服務嗎
2021-01-04公司被收購原資產(chǎn)如何處理
2020-12-06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2021-01-29簽了競業(yè)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在醫(y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xù)
2021-03-05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房屋財產(chǎn)保險費計算方式
2020-11-22交通事故發(fā)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