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肇事者最好是能夠留在現場等待交警的處理,如果是因為害怕承擔法律責任而選擇逃逸的話,則然后承擔的責任將是更重的。同時在逃逸的情況下還很容易導致受害人的死亡。那么實踐中是如何界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行為的?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界定
所謂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構成這一特殊的情節加重犯其條件為:
首先,行為人原來的肇事行為已經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構成要件;
其次,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對象是否僅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例如第一次 交通肇事將他人撞死,又交通肇事逃逸因而過失致另一人死亡的,是否能夠按照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處理?我們認為除上述解釋的情形外,后者情形也應當按照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論處,而不應簡單地作為交通肇事罪的同種數罪或者按照撞死多人的交通肇事罪處理。再次,交通肇事逃逸行為與死亡之間必須具有因果關系,因此必須考察死亡結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搶救的不作為而發生,如果救助行為并不能阻止死亡結果的發生,或者死亡結果的發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 引起而是介入了一個獨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認為構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最后,雖然行為人的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有意而為之,但行為人對交通肇事逃逸致人 死亡結果的主觀方面應當是過失。
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有關解釋規定,交通肇事后,單位主管人員、機動車輛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車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論處。
另外,在交通肇事逃逸過程中,由于逃避追究的動機,而放任了其他人的安全,進而將他人又撞死撞傷的,還又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
二、交通肇事罪與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的界限
并非所有交通肇事逃逸的行為均按照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論處。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如果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后隱藏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的,應當分別依照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等犯罪情形時,行為人此前實施的交通肇事行為如果獨立構成交通肇事罪,應當按照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殺人罪數罪并罰。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要是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則起刑點為7年有期徒刑,最高可以判處逃逸者15年有期徒刑。因此,建議當事人千萬不要有逃逸行為。實踐中如果被控交通肇事罪,可以通過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來幫助你進行辯護。
怎么才算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營養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交通肇事罪被起訴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約財產糾紛有哪些
2020-12-04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婚前財產是否一定歸個人
2021-03-20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瑕疵保險憑證的效力如何
2021-02-08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