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投資受騙如何維權
近幾年來,以P2P網貸、B2B電子盤、微信基金為代表的互聯網投資理財風生水起,其具有資金門檻低、開戶手續便捷、收益穩定等特點,深受廣大投資者青睞。但是互聯網投資領域欺詐事件頻發,虧損者甚眾。比如2013年**亞太化工電子盤300多名投資者虧損6900萬元,深圳觀之茗茶葉電子盤數十名投資者虧損2200萬元。在去年8月浙江新昌警方破獲的電子盤領域特大網絡詐騙團伙,涉案人員達127人,涉案金額過億,驚爆全國。作為消費者在遭遇互聯網投資理財詐騙后,該怎樣維權呢?
作為投資者,一旦發現被欺詐,維權方式無外乎有三種:民事起訴、刑事報案、行政舉報。鑒于互聯網投資領域的行政管理不健全,存在多頭管理、互相推諉的現象,所以行政舉報效果較差。故投資者宜選擇民事起訴或刑事報案。
對于民事起訴,首先,要在不打草驚蛇的前提下固定證據,第一時間完整保留所有交易對賬單、日報表、月報表等數據。對于要作為證據使用的電子數據應當進行公證取證。其次,要及時調取網銀出入金記錄,準確計算損失金額。最后,本律師認為,要及時收集固定證據,及早民事起訴,及時對平臺資金進行財產保全,此種方式可最大限度維護投資者的權益。
對于刑事報案,由于互聯網投資領域的欺詐案件通常涉及范圍廣、人數眾多,公安機關往往“望而生畏”,于是很多投資者報案無門。即使報案成功,也會因為各地對此類案件的定性差異較大,比如大部分司法機關將黃金(1181.20,-3.40,-0.29%)電子盤領域的案件定性為“非法從事期貨交易”,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故不存在退贓的問題,致使投資者的虧損無法彌補。還有一部分將此類案件定性為“詐騙罪”,但是通過刑事手段追贓、返贓周期較長,一般無法足額追贓,投資者能夠挽回的損失有限。
網上投資理財騙局多,投資者應該一方面要謹慎瀏覽網絡信息,做好真偽鑒別;另一方面就是要擺正投資心態,不可盲目相信。一切受騙皆因貪念引起,保持一個平常的投資心態,防止被騙。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小區沒住人是否要交物業管理費
2021-03-20私營企業要求的最低人數是多少
2021-01-04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男女沒辦理結婚證該怎么離婚
2021-01-22法律如何判定扶養關系
2021-01-22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小產權房合同受時效限制嗎
2021-03-17勞動法關于簽署了無固定期限合同裁員賠償
2021-01-20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