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代理詞
審判長、審判員:
某律師事務所接受被告委托,指派劉-昭某、徐曉某作為其一審訴訟代理人,依法參加本案的庭審。圍繞審判長歸納的爭議焦點,根據庭審查明的事實和相關法律規定,發表如下代理意見:
一、被告網站提供的是鏈接服務,而沒有提供上傳下載服務。
原告提供的公證書證實,對涉案視頻被告網站提供的僅僅是鏈接服務。被告提交的已經生效的法律文書證實,利用**斯程序建立的視頻點播平臺,提供的是自動接入、自動傳輸、搜索、鏈接服務,涉案視頻均來自第三方,并且被告網站上也不存儲。對此,答辯狀中已經做了詳細論述,不再贅述。
法庭在詢問原告,被告網站視頻是否在其網站存儲,還是來自第三方時,原告代理人回答不知道視頻來自那里。雖然被告為了找理由讓被告承擔責任,推脫不知道來自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視頻肯定不在被告的網站上,被告的網站僅僅是作為一個橋梁,點擊后鏈接到了第三方網站。
關于鏈接方式,就是原告所稱的“嵌套”。“嵌套”本身就是一種鏈接,就是將第三方網站視頻,鑲嵌在地址所在網站上播放,就是在不離開當前網站頁面的狀態下鏈接到第三方。但本質還是鏈接,而不是直接侵權的上傳。這些視頻并不在被告網站上,僅僅是鏈接而已。
法律上從來就沒有分是一般的鏈接,還是原告所稱的“嵌套”式鏈接,只要是鏈接,就應該依照法律關于鏈接的規定,來裁判是否應承擔責任。原告關于“嵌套”鏈接就要承擔責任的觀點,只是有些人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觀點,從2010年的幾個判例(后面詳細論述),包括最高法院以及網絡傳播權案件較多的廣東省、北京市法院,都已摒棄了嵌套鏈接要承擔責任的觀點,明確規定,包括“嵌套”鏈接在內的所有的鏈接,都不應承擔直接侵犯網絡傳播權的侵權責任,該行為不受網絡傳播權侵權法律規范的調整,而是若被鏈接網站認為構成不正當競爭的,被鏈接網站(不是作品權利人)可依據不正當競爭法,要求承擔不正當競爭的侵權責任。
二、被告網站提供視頻網絡鏈接服務的行為不構成侵權,原告要求承擔賠償責任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1、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分類與責任承擔。
法律對網絡傳播行為做了兩種分類,一種是提供信息內容的上傳信息的侵權行為,若擅自上傳了他人享有權利的信息,構成直接侵權;一種是為網絡傳播提供技術、設施支持的幫助行為,如提供自動接入、自動傳輸、信息存儲空間、搜索、鏈接、P2P(點對點)服務等,后者不構成直接侵權。如本案被告的鏈接行為。
2、在沒有接到權利人通知的前提下,被告作為鏈接服務提供者不承擔侵權責任。
被告作為網絡鏈接服務提供者,《網絡信息傳播保護條例》第23條明確規定,只有接到權利人通知書后,不斷開鏈接的才承擔責任。
3、被告也不存在明知或者應知所鏈接視頻是侵權作品的情形,原告關于被告存在過錯的觀點不成立。
3.1鏈接服務提供者沒有事先審查的義務。
原告在論證被告過錯時,主張被告沒有盡到事先審查義務,所以有過錯。但這種觀點是與法律和互聯網技術相悖的。
從法律上說,《網絡信息傳播權保護條例》23條關于“通知斷開無責”的規定,本身就是關于鏈接服務提供者無事先審查義務規定。若按照原告的觀點,有事先審查義務,法律就不會做如上規定,而是只要網站上有權利人的視頻,就是侵權。原告的觀點恰恰與法律相悖。
從技術上說,網絡服務提供者很難對經由自動鏈接的內容進行逐一的審查。要求網絡服務提供商對海量信息進行事先審查是極不現實的;要求對上傳到互聯網上的信息內容進行事先審查也是與網絡的快速與便捷的目的相悖。
因此,鏈接服務提供者,并不具有事先審查的法定義務,也不具有事先篩選的技術能力。以沒有事先審查來推斷被告存在過錯,顯然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3.2、關于“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侵權作品”的判定標準。
2010年北京高院頒布了《關于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北京的意見雖然對山東沒有約束力,但作為審理網絡傳播權較多的地區,其觀點是值得借鑒的。該意見16條第3款規定,“知道”指網絡服務提供者實際知道侵權行為存在;“有合理理由知道”指因存在著明顯侵權行為的事實或者情況,網絡服務提供者從中應當意識到侵權行為的存在。本案被告網站視頻點播平臺由**斯程序自動采集,被告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這些信息是非法的。在互聯網傳播權侵權上,法律打擊的是上傳行為,沒有上傳就沒有盜版,上傳才是盜版侵權的根源,才是法律打擊的直接侵權行為。在互聯網上存在的東西,首先應該推定是合法的信息,而不是像原告所稱,首先推斷互聯網上的信息都是侵權的。按照原告的觀點,因為互聯網上有侵權作品,上網瀏覽下載信息都是明知或應知,都是侵權行為,這種觀點顯然是不成立的。互聯網是人類文明科技發展的里程碑,給人類帶來了海量的信息,以及取得信息快速便捷的途徑,互聯網無處不在的影響和左右著一個國家、一個單位甚至一個人的發展和生活。互聯網如此強壯的生命力,就是在于互聯互通。沒有了鏈接,互聯網就失去了生命力,打擊鏈接行為不是法律的應有之意,無論是哪一個國家的法律。
三、最高法知識產權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與本案最相類似的三個判例,及著名的**天中映畫文化藝術公司訴土豆網案,均認定不構成侵權,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這三個案例在提交答辯狀時已經提交合議庭,并注明了來源。這三個案例中,被告與本案的被告一樣,都是用**斯程序設立的點播平臺,三個判例均認為“采用**斯程序所提供的僅僅是鏈接服務”均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另外一個著名案例是,2010年4月1日,**天中映畫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訴土豆網侵犯其所擁有版權的電視劇《魔術奇緣》著作權一案。法院在判決書明確“不能僅以被告網站出現了侵權作品而推定被告具有主觀過錯”,且“原告并未事先通知,由于被告收到訴狀后及時刪除了涉嫌侵權視頻,已盡到了其作為網絡服務提供商所應盡的合理的版權注意義務”,符合“避風港”原則。因此,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免除了被告土豆網的賠償責任。
四、原告關于所舉案例與本案不同、以及我國不是判例國家等觀點,均難以成為指控被告侵權的理由。
首先,國務院《網絡信息傳播權保護條例》23條明確規定了,鏈接者“通知斷開”就不承擔責任,這是明確的法律規定,而不是僅僅提供了判例。
其次,本代理人所舉的案例,是在最高法知識產權裁判網中,輸入“馬*斯”后出現的僅有的三個判例,與本案同樣是用**斯程序建立的視頻點播平臺,與本案最相一致。最高法收入在“知識產權裁判文書”庫中的典型案例,當然具有指導意義。
其三,原告所稱廣東案例被告表明了“視頻來源網絡”,用戶可以明確判斷是鏈接的觀點不成立。因為原告提供的公證書中,已經可以明確的得出判斷,涉案視頻均來源于第三方。如“來源ppvod高清”,“播放地址ppvod高清”等。
最后,退一步說,即使無法判斷視頻是否是鏈接,也不是鏈接網站承擔責任的理由。網站是否對影視作品明確標示是來自于網絡,不是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條件。更沒有法律條文規定,因為沒有標示而承擔責任。所以,只要能夠證明不是上傳行為,而只是鏈接行為,無論是否有明確的“標示”,都不構成直接侵權。前面已經論述了,這種情形,被告可能涉及與被鏈接網站的不正當競爭的侵權,而不是涉及與傳播作品權利人的網絡傳播權侵權問題。北京高法指導意見第7條也持該觀點,該意見第7條規定:“提供搜索、鏈接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所提供服務的形式使用戶誤認為系其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被鏈網站經營者主張其構成侵權的,可以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予以調整。”
綜上所述,被告作為網絡鏈接服務提供者,不具備承擔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請法院依法駁回,以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保障互聯網的健康發展。
代理人:劉-昭某徐曉某律師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以上是對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等問題的詳細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今涉及網絡侵權的案件非常多,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表演或者錄音錄像制品就是信息網絡傳播,大部分的電視、電影、音樂作品現在都會標注各種權利。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離婚部隊怎么調解
2021-01-13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不滿拆遷賠償戶主用燃燒瓶抵抗暴力拆遷
2021-03-24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勞動合同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2021-02-06勞務外包營改增如何繳納
2020-11-20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土地出讓金是收益金嗎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