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的一天,某蛋糕店業(yè)主購買了6瓶被告工廠生產的殺蟲氣霧劑。隔數(shù)日,3名工人在蛋糕店制作間、營業(yè)廳和二樓清掃衛(wèi)生,并用該殺蟲氣霧劑進行噴灑,使用了兩瓶半。下班時,一名工人在關閉電燈時發(fā)生爆炸,一人被炸成重傷,另外兩人造成輕傷,一些財產造成損失。經(jīng)現(xiàn)場勘驗,為空氣爆炸,是空氣中的殺蟲氣霧劑濃度過高所致。該殺蟲氣霧劑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檢驗報告、農藥臨時登記證、注冊商標,產品包裝上注明“可按10平方米房內噴射15秒的劑量做空間噴射,噴后若關閉門窗約20分鐘效果更佳”,產品有易燃品標識,但沒有易爆品及切勿接觸電源等字樣,沒有適當?shù)慕剐浴⒕拘哉f明。
法院裁判認為,被告生產的殲敵牌殺蟲氣霧劑產品盡管有質量合格證,但是由于該產品的主要成分為液化石油氣,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生產者僅在用量上做了建議性的使用說明,沒有作適當?shù)慕剐浴⒕拘哉f明,使其存在危及人身及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故該產品屬于缺陷產品,由此造成人身及財產的損害,生產者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原告在使用該產品的時候也有不當之處,也是發(fā)生此損害的原因之一,應當適當減輕生產者的責任。
受這起產品質量糾紛案件的啟發(fā),現(xiàn)筆者對以下三個問題談談個人淺見。
一、產品說明警示不充分是產品缺陷的一種特定形式
確認產品侵權責任的基本根據(jù),就是產品存在缺陷。因此,在產品侵權責任中如何確定產品缺陷是極為重要的。產品缺陷主要有三種:制造缺陷、設計缺陷和產品說明或者警示不充分。最后一種也被稱作經(jīng)營缺陷。
在產品侵權責任的研究中,人們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制造缺陷和設計缺陷這兩種產品缺陷上,而對產品說明、警示不充分的缺陷研究得不夠,在實踐中也不經(jīng)常遇到。可是,產品僅僅是合格產品,不具有制造缺陷和設計缺陷還不夠,還要對產品的說明和警示作充分的說明,特別是對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產品,制造者或銷售者更要竭盡警示義務,防止消費者在使用中發(fā)生危險,造成損害。這是現(xiàn)代社會對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重視,也是人權觀念在產品領域和消費領域中的普及。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安全,產品制造者和銷售者必須遵守這樣的高度注意義務。因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fā)生的方法。”這是商品經(jīng)營者的法定義務。
因此,在實踐中,對于產品侵權案件,在判斷產品缺陷時,應當掌握“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概念,將其作為產品侵權責任的判斷標準之一。
二、判斷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基本標準
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缺陷,是指產品可預見的致害危險能夠通過銷售商、其他經(jīng)營者,或其在商業(yè)經(jīng)營過程中的任一環(huán)節(jié),采用合理的說明或警示條款而減少或避免,且不采納該說明或警示并不能使產品得到合理的安全。這是界定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標準,結合具體實踐,構成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這種缺陷,應當具備以下三個要件:
1.在一項產品中存在致害危險。在現(xiàn)代社會,高科技極端地支持新產品,就使各種產品中極大地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危險因素。產品說明、警示不充分構成中的致害危險,只能是一般危險,不能是高度危險。如果一項產品具備高度危險,則是危險物品,不再適用產品侵權責任,而是應當適用高度危險作業(yè)侵權責任的規(guī)定。
2.產品存在合理說明或者警示的高度必要性。正因為產品存在致害危險,如果要避免該產品在使用中的危險,就一定要進行說明或者警示。說明或者警示的必要性的判斷標準,就是這種致害危險可以通過合理的說明或者警示,而能夠使其減少或者避免,如果不采納該說明或警示就不能使產品得到合理安全。這一要件的要求是,合理的說明或者警示能夠避免或者減少產品的致害危險,達到合理安全的標準,使產品能夠安全使用。
3.沒有說明、警示或者說明、警示不充分。說明、警示是否充分的標準,應當根據(jù)產品的具體情況確定,一般的要求是,正確說明產品存在的危險,以及正確使用該產品、避免產品存在的危險,達到使用的合理安全的要求。例如,如果產品是為大眾所消費、使用的,警示與說明應為社會上不具有專門知識的一般人所能引起注意、知曉、理解。做到了這一點,就認為說明、警示已經(jīng)達到了充分的標準,沒有做到的,就是說明、警示不充分。
具備以上三個要件,就構成說明或者警示不充分的缺陷,應當承擔產品侵權責任。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可以認為,本案爭議的殺蟲氣霧劑的質量問題,并不是發(fā)生在設計缺陷上,也不是發(fā)生在制造缺陷上,而是發(fā)生在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缺陷上,法院認定殺蟲氣霧劑產品的生產者承擔侵權責任,是完全有道理的。
三、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侵權的賠償責任
產品說明或者警示不充分的侵權責任承擔,與其他產品侵權責任的承擔是一樣的,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造成財產損害的,應當承擔財產損害賠償責任。如果造成了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的損害,應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央一號文件哪些內容與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相關
2021-01-16同一交通事故兩個受損失的可以同案起訴嗎
2020-11-13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不能進行買賣
2021-01-17茂名茂南區(qū)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20房地產企業(yè)為別的企業(yè)拆遷是否繳納契稅
2020-11-27拆遷補償款須要交稅嗎
2021-02-19什么是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1增加安置住房面積如何交款
2021-01-21拆遷安置房同小區(qū)安置房和商品房有什么差別
2021-02-27什么是還建房,還建房與商品房有哪些不同
2021-01-16房屋拆遷委托協(xié)議
2020-11-16拆遷開始了,我們要做哪些準備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