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的一天,某蛋糕店業主購買了6瓶被告工廠生產的殺蟲氣霧劑。隔數日,3名工人在蛋糕店制作間、營業廳和二樓清掃衛生,并用該殺蟲氣霧劑進行噴灑,使用了兩瓶半。下班時,一名工人在關閉電燈時發生爆炸,一人被炸成重傷,另外兩人造成輕傷,一些財產造成損失。經現場勘驗,為空氣爆炸,是空氣中的殺蟲氣霧劑濃度過高所致。該殺蟲氣霧劑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檢驗報告、農藥臨時登記證、注冊商標,產品包裝上注明“可按10平方米房內噴射15秒的劑量做空間噴射,噴后若關閉門窗約20分鐘效果更佳”,產品有易燃品標識,但沒有易爆品及切勿接觸電源等字樣,沒有適當的禁止性、警示性說明。
法院裁判認為,被告生產的殲敵牌殺蟲氣霧劑產品盡管有質量合格證,但是由于該產品的主要成分為液化石油氣,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生產者僅在用量上做了建議性的使用說明,沒有作適當的禁止性、警示性說明,使其存在危及人身及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故該產品屬于缺陷產品,由此造成人身及財產的損害,生產者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原告在使用該產品的時候也有不當之處,也是發生此損害的原因之一,應當適當減輕生產者的責任。
受這起產品質量糾紛案件的啟發,現筆者對以下三個問題談談個人淺見。
一、產品說明警示不充分是產品缺陷的一種特定形式
確認產品侵權責任的基本根據,就是產品存在缺陷。因此,在產品侵權責任中如何確定產品缺陷是極為重要的。產品缺陷主要有三種:制造缺陷、設計缺陷和產品說明或者警示不充分。最后一種也被稱作經營缺陷。
在產品侵權責任的研究中,人們通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制造缺陷和設計缺陷這兩種產品缺陷上,而對產品說明、警示不充分的缺陷研究得不夠,在實踐中也不經常遇到。可是,產品僅僅是合格產品,不具有制造缺陷和設計缺陷還不夠,還要對產品的說明和警示作充分的說明,特別是對具有一定危險性的產品,制造者或銷售者更要竭盡警示義務,防止消費者在使用中發生危險,造成損害。這是現代社會對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重視,也是人權觀念在產品領域和消費領域中的普及。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安全,產品制造者和銷售者必須遵守這樣的高度注意義務。因此,《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這是商品經營者的法定義務。
因此,在實踐中,對于產品侵權案件,在判斷產品缺陷時,應當掌握“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概念,將其作為產品侵權責任的判斷標準之一。
二、判斷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基本標準
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缺陷,是指產品可預見的致害危險能夠通過銷售商、其他經營者,或其在商業經營過程中的任一環節,采用合理的說明或警示條款而減少或避免,且不采納該說明或警示并不能使產品得到合理的安全。這是界定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標準,結合具體實踐,構成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這種缺陷,應當具備以下三個要件:
1.在一項產品中存在致害危險。在現代社會,高科技極端地支持新產品,就使各種產品中極大地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危險因素。產品說明、警示不充分構成中的致害危險,只能是一般危險,不能是高度危險。如果一項產品具備高度危險,則是危險物品,不再適用產品侵權責任,而是應當適用高度危險作業侵權責任的規定。
2.產品存在合理說明或者警示的高度必要性。正因為產品存在致害危險,如果要避免該產品在使用中的危險,就一定要進行說明或者警示。說明或者警示的必要性的判斷標準,就是這種致害危險可以通過合理的說明或者警示,而能夠使其減少或者避免,如果不采納該說明或警示就不能使產品得到合理安全。這一要件的要求是,合理的說明或者警示能夠避免或者減少產品的致害危險,達到合理安全的標準,使產品能夠安全使用。
3.沒有說明、警示或者說明、警示不充分。說明、警示是否充分的標準,應當根據產品的具體情況確定,一般的要求是,正確說明產品存在的危險,以及正確使用該產品、避免產品存在的危險,達到使用的合理安全的要求。例如,如果產品是為大眾所消費、使用的,警示與說明應為社會上不具有專門知識的一般人所能引起注意、知曉、理解。做到了這一點,就認為說明、警示已經達到了充分的標準,沒有做到的,就是說明、警示不充分。
具備以上三個要件,就構成說明或者警示不充分的缺陷,應當承擔產品侵權責任。結合本案的實際情況,可以認為,本案爭議的殺蟲氣霧劑的質量問題,并不是發生在設計缺陷上,也不是發生在制造缺陷上,而是發生在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的缺陷上,法院認定殺蟲氣霧劑產品的生產者承擔侵權責任,是完全有道理的。
三、產品說明或警示不充分侵權的賠償責任
產品說明或者警示不充分的侵權責任承擔,與其他產品侵權責任的承擔是一樣的,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的責任。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造成財產損害的,應當承擔財產損害賠償責任。如果造成了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的損害,應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律師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05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手續
2020-11-09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產品責任的損害賠償有哪些
2021-01-17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農村對預留機動地的處理辦法
2021-03-16土地轉讓免費怎么寫
2020-11-17拆遷前如何申請安置房
2021-03-18如何審查拆遷許可證
2021-01-21“舊改”造就億元戶凸顯公平之困
2021-03-08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積極做好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工作的通知
2021-02-21拆遷獎勵金到底是不是人人都有
2021-01-30完善房屋拆遷制度 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