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作為被訴主體。
[案情]
2013年6月12日,辛xx(男)與秦x(女)經熟人介紹相識談婚,7月8日按照當地習俗舉行了訂婚儀式、辛xx的父親將88000元彩禮通過媒人轉付給了秦x的父母親,隨后辛xx與秦x外出打工并同居生活。同居后,雙方經常因生活瑣事吵架,12月13日辛xx起訴來院,要求秦x及其父母親返還彩禮88000元。
[分歧]
在接受彩禮的女方父母能否作為被訴主體問題上,存在兩種觀點:
第一種意見認為,可作為被訴主體。男方基于同女方結婚或同居的目的將彩禮交于女方父母這是一種地方風俗習慣,當男女雙方結婚目的不能實現或者同居關系無法繼續進行時,作為接受彩禮的父母,負有部分或全部返還的義務。
第二種意見認為,不能作為被訴主體。婚約財產糾紛的法律關系主體是同居的男女雙方,如果將女方父母共同列為被告,則存在訴訟主體不適格問題。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是:
1、本案屬同居關系析產糾紛而非婚約財產糾紛。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是指達到結婚法定年齡的男女雙方在未依法領取結婚證的情況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而產生的財產分割糾紛;婚約財產糾紛是指男女雙方基于結婚的目的,在結婚或同居前根據當地風俗雙方之間產生的錢財給付,后因結婚或同居的目的不能實現而發生的財產糾紛。他們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男女雙方結婚或同居的目的是否實現,如果男女雙方已經同居,那么他們之間的財產糾紛就是同居關系析產糾紛,如果男女雙方沒有實現結婚或同居的目的,他們之間的財產糾紛就是婚約財產糾紛。
2、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件訴訟主體不宜局限于同居男女雙方。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案件所調整的法律內容是男女同居期間所產生的財產糾紛,而不涉及同居者之間或者同居者與子女之間的人身關系,如果處理財產糾紛同處理離婚糾紛一樣將當事人嚴格局限于婚姻男女雙方,則不利于糾紛化解,在處理同居關系析產糾紛時,將接受彩禮的女方父母列為被訴主體具有合理性。
3、彩禮返還要體現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如果法院硬性判決女方歸還彩禮,則產生沒有收取彩禮的女方承擔返還責任,而收取了彩禮的父母卻無責返還,這不符合情理,有悖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房東可以開房屋租賃發票嗎
2021-01-16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什么案件適合一審終審
2020-12-23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及時間是怎樣的
2021-03-20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房產解押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0合同生效后有異議怎么辦
2020-12-04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人事代理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