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應該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如果不依法為員工繳納社保,屬于違法行為。員工可以要求單位予以補繳,單位不予補繳的話,員工因此要求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應該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也可以到單位所在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到單位所在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二條的規定:“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五險”是法律強制性規定。
根據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沒有繳納、沒有足額繳納、沒有按時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可要求用人單位進行補繳,對于已造成的損失,用人單位所應承擔的責任包括:
(一)賠償勞動者少得或者未得的失業保險金損失。
(二)承擔應當由生育基金支付的女職工生育保險待遇費用。
(三)承擔工傷保險費有關的罰款、滯納金等費用。
(四)承擔基本養老保險有關的罰款等費用。
(五)賠償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其它費用。如因用人單位欠繳社會保險費,致使不能及時轉移檔案而影響勞動者重新就業的工資損失等等。
如果用人單位未為勞動者辦理社會保險,勞動者要求賠償損失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1條規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因此,如果勞動者因為用人單位沒有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而主動辭職的,可以得到經濟補償金。
關于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風險提示】
1、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主張權利,注意不要超過仲裁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因此,勞動者應當及時主張權利,以免超過仲裁時效而得不到法律的保護。
2、如果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未繳納社保等原因而主動辭職的,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并在辭職原因中特別注明,以免自己的主張得不到仲裁和法院的支持。
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的種類及勞動合同訂立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7私營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2-07行政賠償是國家來賠償嗎
2020-12-20怎么樣才能保護老字號
2020-12-02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什么是查封,對于查封法律有什么樣的規定
2020-11-11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醉駕發生車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