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冒專利
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假冒他人專利者將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的罰款。無違法所得者,可處以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者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下列行為屬于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1)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2)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3)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4)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2、冒充專利
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者可由專利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并處以5萬元以下的罰款。下列行為屬于此范疇:(1)制售顯示專利標記的非專利產品者;(2)專利權宣告無效后,繼續于制售的產品上顯示專利標記者;(3)在廣告等宣傳材料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者;(4)在合同中將非專利技術稱為專利技術者;(5)偽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專利申請文件者。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受害損失或者侵權人盈利數額確定;上述情況難以確定者,可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金額倍數酌情確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其專利權即將或正在收到侵害者,可以此偽事由于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停止有關行為和財產保全的措施。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授權前使用該發明并未支付適當使用費者,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亦為2年,自專利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使用其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授權之日前即已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者,自專利授權之日起計算。
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虛構事實或者不正當理由而指控他人侵犯其專利權并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專利管理部門予以處理并給對方造成損失者,應承擔損失賠償責任。
關于專利侵權的分類介紹,大致就是這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共同犯罪特征有哪些
2021-01-03管轄權異議違反級別管轄怎么辦
2021-02-09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監獄服刑人員服刑多久可以申請減刑
2020-12-2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交通事故認定書幾天出來
2021-01-18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應該如何支付
2021-01-06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