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制日報》1999年6月12日報道:4月8日,因在校訓練中,教練保護不及時而受傷致殘的北京科技大學學生齊*利與其母校的賠償案一審審結,齊*利獲賠償36萬元。齊*利一案向所有的學校提出了一個不能不直面的問題:學校究竟是一個什么性質的機構?其法律地位如何?教學期間,學生發生意外傷殘事故,校方要不要負責?應承擔多大的責任?為什么要承擔責任?人們尋此思路去謀求解決此類問題時卻發現:學生與學校的關系,學生與學校間的權利和義務,法律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有關司法解釋也并不詳盡。在僅有的理論探討文章中,學者的觀點也不統一,特別是對于學校與學生的關系更是眾說紛紜,而學校與學生的關系的準確定位將直接影響到歸責原則的適用。可以說此類事件決非齊*利始,也決非齊*利止。因而對在校學生與學校的關系以及人身損害賠償問題進行一些深層次的探討,不管是對于將來的立法,還是對于現在的司法實踐都將是大有裨益的。
一、學校的法律地位
學校是專門從事教育的機構,是學生接受文化知識的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具備法人條件的,自批準設立或注冊登記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在民事活動中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所以,學校既可以是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也可以是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一般而言,政府、社會所辦學校都是一個具備法人資格的民事主體,其在民事活動中不僅能夠獨立地享受民事權利,而且能夠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特殊情況下,如一些工廠或機構所辦學校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其民事責任如果不能獨立承擔的由其所屬的法人承擔。
二、學校與在校學生的關系
在校學生與學校的關系的定性直接決定了對學校承擔責任的界定。而對于學校與學生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法律關系問題,在許多教科書中都普遍認為學校與在校學生是一種監護關系,以至于將在校生在學校的人身傷害問題適用于《民法通則》第133條的規定(1)。實質上,這種觀點是經不起推敲的。第一,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監護的設立方式有兩種,即法定監護和指定監護,法定監護即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指定監護即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我國民法通則所規定的監護人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近親屬;第二類是近親屬以外的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第三類是有關單位和組織,如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民政部門等。很顯然,認為學校是在校學生的法定監護人是沒有法律根據的。第二,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的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責任是無過錯責任(2),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0條“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以責令單位適當給予賠償”,屬于過錯責任,所以,認為學校與在校生的關系是監護關系是不符合法律精神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繼承的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10連帶責任擔保只有名章有效嗎
2020-12-01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簽訂保險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2-03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私了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0-11-10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