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土地征用中違規操作行為
《憲法》修正案從根本制度上確立了土地征用并給予補償的制度,但到目前為止有關土地征用范圍、原則、征用程序、征用補償的標準及如何分配等仍沒有全國統一明確的規定。在具體操作中由各地區政府部門根據區域情況劃定土地征用的范圍、編制征用程序,制定土地征用補償標準及分配原則。基于目前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種種弊端,有必要進行制度改革與創新。
通過對現行土地征用制度法經濟學分析,針對實踐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種種弊端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首先,以法律的形式對土地征用范圍、程序、補償標準以及分配原則作出明確的規定,規避土地征用過程中的政府部門違規操作行為。其次,針對農民在土地征用中發生的多種損失,細化補償費分類,提高補償標準,合理保障被征地農民權益。另外,在土地征用過程中,加大土地執法監察力度,以增加土地使用權隱形交易成本,防止土地使用權隱形交易,加大法律法規對用地方的約束力度;公開土地征用信息,舉行土地征用聽證會,通過多種手段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到土地征用決策系統中來,從而提高土地使用權征用的效率,降低征用過程中的交易。
地方政府非法征地的形式有哪些
1、地方政府“越位”:非法批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土地的批租必須遵循嚴格的程序,要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同時根據征用土地的性質(基本農田還是一般農田)和需求面積的不同逐級上報審批。但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下的招商引資、建設優先戰略,與大宗土地征用須上報國家審批的硬性約束形成了直接的利益沖突。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下,各地方政府開始打著發展地方經濟的幌子,甚至以“發展是硬道理”為由,無視國家土地利用規劃和環境保護的要求,實行“項目跟著領導走、規劃跟著項目走、超越審批權限批地”的違規操作。
一些地方政府默許縱容甚至背后操縱違法違規用地,未批先用、以租代征,擅自設立和擴大開發區,隨意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違規侵占基本農田。根據清華大學土地課題組從國土資源部了解的情況,地方政府和涉及政府為違法主體的非法批地案占80%,80%的違法用地主體是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非法批地呈現的新特征是違規宗數顯著減少,但面積總量卻顯著增加,并且呈現西進北移的梯度轉移趨勢。
2、地方政府“缺位”:企業違法占地
違法占地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大量經營性企業,特別是房地產企業為了謀取土地增值的潛在收益而違法占地、大量囤積。二是國家開發區占地。目前,全國有6800多個工業園區。2003年國家整頓各類開發區,但一些地方以“產業基地”、“工業密集區”等為名變相設立“開發區”圈地招商,部分已被撤銷的開發區也通過變更名稱重新復活。有的區縣“開發區”采取“掛靠”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的方式爭取更大發展空間。
3、地方政府錯位:“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
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工業項目所征土地的“低價”協議出讓。某些地方政府為了達到吸引項目、多引投資的目的,違反國家《協議出讓土地》管理辦法,“零地價”甚至“負地價”出讓土地。隨著一些工業項目向中西部的轉移,某些西部地方政府在缺乏規劃的情況下盲目簽訂協議,擅自承諾向開發商提供大量土地進行成片開發,甚至有的協議可以提供40~50平方公里土地。于是,大量土地資源被少數企業壟斷,同時造成國有土地資產流失。2007年9月28日,國土資源部已發布《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規定》([2007]39號令),對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范圍、掛牌出讓截止期限、繳納出讓價款和發放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等做出明確規定,以避免協議轉讓土地模式的制度損失。
二是商業、旅游、娛樂、金融、服務業、商品房等六類商業經營性用地違規“分批交納”土地出讓金。2002年5月9日國土資源部發布的《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國土資源部11號令)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受讓人依照出讓合同的約定繳清全部出讓金后,依法申請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取得土地使用權”。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地方通過土地項目分期付款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書。開發商通過有限的資金就可以撬動多個項目,而把風險轉移到了金融機構。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應該如何避免土地征用中違規操作行為”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履行不能的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25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借款到期日超過三年還能起訴嗎
2021-02-13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勞動保護費的支付標準是什么,如何保護未成年工
2021-01-21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程序有哪些
2021-02-03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