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構成要件的主觀要件內容是什么
犯罪主觀方面的內容,或者說罪過的內容,是指我國刑法規定的行為人實施犯罪的,必須認識的事實內容和必須具有的意志狀態。
犯罪主觀方面的內容,是由意識因素和意志因素這兩大部分內容構成的。
1、意識因素
這是指行為對事物及其性質的認識和分辨情況。
(1)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及其結果的社會危害性的認識,或者說對與犯罪客體有關的事實及性質的認識。
(2)行為人對犯罪的基本事實情況的認識,或者說對犯罪客觀方面有關的事實的認識。行為人對犯罪基本事實情況的認識首先包括了危害行為、危害結果和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的認識。只有當刑法分則明確要求行為人對犯罪的時間、地點和方法等事實也要有認識時,犯罪客觀方面中的選擇要件,才能構成特定犯罪罪過的內容。
我國刑法并沒有要求行為人認識自己的行為是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行為,即不要求認識刑事違法性。如果不認識行為的刑事違法性就不能構成罪過,不負刑事責任的話,那么就容易使有些人借口不懂法律逃避應負的刑事責任。
2、意志因素
這是指行為根據對事物的認識,決定的控制自己行為的心理因素。根據我國刑法規定,意志對于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遙支配和控制作用,表現為四種形式,即希望、放任、疏忽、輕信。
(1)希望,是指行為人積極地有目的地追求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狀態。
(2)放任,是指行為人對由于自己的行為所引起的危害結果,聽之任之,不加控制和干涉的意志狀態。
(3)疏忽,是指行為人粗心大意、松懈麻 痹,因而沒有預見本來應當預見和可能預見的危害結果,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意志狀態。
(4)輕信,是指行為人盲目自信,過于輕率地選擇和支配自己和行為,以致發生危害結果的意成狀態。
我國刑法要求,任何犯罪的主觀方面,都是有著具體內容的意識因素與這四種意志形式之一結合組成的,缺乏意識因素和缺乏意志因素,罪過都不能成立。
二、犯罪主觀方面的分類有哪些
犯罪主觀方面的分類
(一)犯罪故意
1.直接故意
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從直接故意的概念中我們得知構成直接故意需要滿足兩方面,一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這是前提。二是行為人希望危害結果發生,行為人是積極追求危害結果的發生。
2.間接故意
犯罪的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我們仍然得知間接故意也需要滿足兩方面,一是行為人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結果。二是行為人有意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即行為人對于危害結果的發生態度是不管不顧。
(二)過失犯罪
1.疏忽大意的過失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我們需要注意疏忽大意過失的兩點:一是“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二是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根本反對的。其中第一個“沒有預見”是劃分疏忽大意的過失與其他罪過形式的主要界限。
2.過于自信的過失
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過于自信的過失的兩點:一是“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二是對危害結果的發生也是根本反對的。
犯罪主觀方面主要分為故意和過失。故意和過失最大區別就在于行為人的意志因素不同,故意是有追求危害的想法,而過失是抵觸危害發生。過于自信的過失和間接故意的相同點是行為人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不是一定)造成危險,區別在于過于自信是行為人意志上是抵觸危險發生的,而間接故意放任的心態里對危險的發生不抵觸。
出具證明文件重大失實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有哪些?
涉嫌賭博罪判刑多少年,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不滿足聚眾哄搶罪犯罪構成還會被判處刑事處罰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合同容易出現糾紛的情況
2021-03-01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談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
2020-11-28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土地補償費分配不均時該如何確定案由
2021-02-19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可以辦證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