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權責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在侵權責任法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可期待利益的主張,但在司法實踐中因侵權行為造成未來營業收入等的可期待利益是可以主張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九條?【財產損失計算】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期待利益損害賠償應遵循的原則
(一)實事求是,全面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所謂實事求是,是指對期待利益損失的有無、大小的確定,要嚴格以事實為依據。這里所說的事實,主要是指受害人遭受期待利益損失的事實。確定期待利益損失是否存在,一般應把握兩個條件:
(1)受害人的未來利益是否具有實現的基礎和條件。期待利益應當是具備了必要的條件,在正常情況下必然能夠實現的未來利益。如果未來利益僅具一種設想或可能,而尚未具備實現的充分條件,則不宜以期待利益損失論;
(2)這種未來利益的喪失,是否在客觀上給受害人的經濟生活包括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了不良影響,既要注意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使其因違法行為而實際遭受的財產損失能夠得到應有的充分的補償,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加害人的合法權益,使其所承擔的責任與所實施的違法行為基本相適應。如果損害后果完全是由加害行為所造成的,那么加害人應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如果受害人對損害后果也負有責任的,那么加害人只承擔與自己過錯相適應的損失部分,而不應全部賠償;如果由于受害人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使得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害結果發生的,那么加害人一般不予賠償。
(二)依法限制。對違法行為所造成的他人期待利益的損失原則上應當全部賠償,并不意味對期待利益損失的賠償可以不受任何限制,或者對任何期待利益損失都不加區別,一概予以賠償。相反,在司法實踐中,對期待利益損失的賠償應當依法限制,做到既公平合理又適當可行。
(l)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行為人賠償損失的范圍不包括期待利益損失的,則依法對期待利益損失不予賠償。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310條規定:"貨物的毀損、滅失的賠償額,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按照交付或者應當交付時貨物到達地市場價格計算。法律、行政法規對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和賠償限額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2)對有關法律和法規明確規定了賠償的方法和最高限額的,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或者依照規定的方法和限額進行賠償。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3條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當相當于另一方所受到損失,但是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再如《銀行結算辦法》第24條規定:"銀行辦理結算因工作差錯,發生延誤,影響客戶和他行資金使用的,應按存(貸)款的利率計付賠償金,因違反結算制度規定,發生延壓、挪用、截留結算資金、影響客戶和他行資金使用的,應按結算金額每天萬分之三計付賠償金。"在這種情況下,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賠償方法或賠償范圍進行賠償以后尚未彌補的期待利益損失,依法不再賠償。
(3)對于某些涉及面較廣,損失過大,不宜賠償或者無法進行賠償的,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期待利益損失不予賠償,或者不予全部賠償。這種情況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該場合的當事人一方甚至雙方往往是在國計民生中占重要地位的單位,要它們承擔期待利益損失的賠償責任,很可能影響其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而影響國計民生;另一方面該場合的當事人其業務本身具有較廣泛的涉及面,對損害后果往往無法承擔責任,或者無法全部承擔責任。
期待利益的特點
作為一種合同利益的構成要素之一,相比較于信賴利益或其他利益而言,期待利益具有自己明顯的特點。
(1)未來性??善诖媸且环N基于現行簽訂的合同而得出的將來的合理預期利益,不同于既得利益。這未來的某一時間指的是合同履行期限: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或合同履行條件成就之前,期待利益實現僅是一種可能性。只有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圓滿、完全履行完畢后其才能實現。
(2)現實性?!捌诖媸且环N由合同保障的現實的利益”。只要合同如期履行,期待利益就會被當事人所得到,即只有當事人履行了合同,才能將可能得到的利益轉化為既得利益。即合同是否履行完畢是期待利益能否實現的前提條件。
(3)不確定性。可期待利益將來能否實現,轉化為既得利益,這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的。一是合同履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情勢;其二,依賴于合同當事人嚴格履行合同以及附隨義務。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問題進行的解答,在侵權責任法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可期待利益的主張,但在司法實踐中因侵權行為造成未來營業收入等的可期待利益是可以主張的。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裝修合同
2021-01-29買賣合同怎么審查
2021-02-25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交通事故中能扣車多久
2021-02-24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機動車理賠要注意什么
2021-01-03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開公司車沒買保險怎樣處理
2021-02-06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出讓方可以解除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05小產權房的房屋拆遷補償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