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刑法的犯罪構成是什么
(一)犯罪主體。
是指實施犯罪行為的人。每一種犯罪,都必須有犯罪主體,有的犯罪是一個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數人實施的,犯罪主體就是數人。根據刑法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犯罪的,構成單位犯罪,因此,單位也可以成為犯罪主體。
(二)犯罪的主觀方面。
是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犯罪行為及其結果所具有的心理狀態。犯罪主觀方面的心理狀態有兩種,即故意和過失。比如犯盜竊罪,犯罪人希望將他人財物竊為己有;犯故意傷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體受到損傷的結果。有的犯罪是過失性質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狀態。在單位構成犯罪的情況下,該單位對犯罪行為負有責任的人員也同樣具有主觀心理狀態。
(三)犯罪的客觀方面。
是指犯罪行為的具體表現。比如犯詐騙罪,犯罪人具有虛構事實、欺騙他人的行為,販毒罪具有販賣毒品的行為,等等。
(四)犯罪客體。
是指刑法所保護而被犯罪行為所侵害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犯罪對象是犯罪行為所直接針對的對象,如殺人罪、傷害罪,犯罪對象是具體的被害人,而犯罪客體是指刑法所保護的公民人身權利不受非法侵害的這種社會關系。
二、具備了犯罪構成要素就一定會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嗎?
刑法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要存在《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就不追究其刑事責任。在這種情況下,雖然行為人具備了犯罪構成要素成立犯罪,但是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這種情況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為雖然違法,也具有社會危害性,但由于行為人的行為顯著輕微、危害不大,尚未達到犯罪的嚴重程度,所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行為人的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根據刑法有關追訴時效的規定,行為人犯罪后超過追訴時效期限沒有被追訴,本人也未再犯新罪的,不再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追訴時效的期限為: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20年以后認為必須追究的,須報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一種赦免制度,是對受到刑事追究的特定犯罪人免除刑罰的制度。受到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犯罪分子不論其刑罰是否執行完畢或者是否開始執行,都等同于刑法執行完畢,以后無論何時對其都不再進行刑事追訴或主張繼續執行刑罰。
(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犯罪以受害人的告訴作為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條件,屬于自訴案件范疇。如果被害人不告訴或者告訴后又撤回的,不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但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而無法告訴,人民檢察院或被害人近親屬告訴的,司法機關應當受理。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我國刑罰實行罪責自負原則,犯罪人死亡的,自然刑事責任就無法追究。
(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果在刑法、刑事訴訟法頒布后制定的法律中,取消了原來的某種罪或者對原來的罪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司法機關則不予追訴。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并不是具備了犯罪要素就一定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在犯罪情節比較輕的情況下,或者是案件已經超過了法定的訴訟時效;再或者是已經被人民檢察院進行赦免的,那么也是可以不進行追究法律責任的。
持有假幣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非法持有槍支罪的犯罪構成是怎樣的
在刑法中預備犯罪嚴重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強制取消法人代表
2021-01-302020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是一個意思嗎,怎樣區分
2021-03-25中國涉外婚姻法律法規
2021-02-08預防性侵權請求權是什么
2021-02-17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保險合同規定“自燃不算火災”屬霸王條款
2021-01-31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離婚后保險受益人可以變更嗎
2020-12-31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