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他人隨意造謠入什么罪?
誹謗罪。
誹謗罪的立案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r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
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12.17法釋〔1998〕30號)
第六條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的規定,分別以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定罪處罰。
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關于辦理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釋》。
司法解釋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次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246條第1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可構成誹謗罪;
如果行為人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實施了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行為,主觀上故意,客觀上造成實際損害,情節惡劣的,以誹謗罪定罪處罰。
如果行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虛假事實而在網絡上發布轉發的,即使對被害人名譽造成一定的損害,也不構成誹謗罪。
二、網絡謠言的行政處罰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造謠的成本很低,有人以造謠的方式作為工作內容,這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是不可估量的。人們在網絡透明的公共環境中需要自覺遵守網絡制度,隨意編造詆毀他人真的沒好處,尋找網絡價值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更有價值和正面的事情上,才能實現自我價值。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判多久
戰時造謠擾亂軍心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傳播虛假疫情消息構成造謠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保險代理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3-04產險索賠指南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