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犯罪案件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一)任何經濟犯罪都必須具有經濟的內容;
(二)經濟犯罪的主體只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不是上述三類人員不構成這類犯罪;
(三)經濟犯罪分子獲取非法的物質利益一定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
(四)從總體上看,經濟犯罪是一種腐敗行為。
二、經濟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貪利性。大多數經濟犯罪都具有非法牟取經濟利益的目的,犯罪人為了一己之利,采取不正當的手段侵吞國家、集體和公民個人的財產,損害合法經營者的利益,同時破壞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秩序。
2.法定性。經濟犯罪是法定犯罪,即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是由法律明確規定的。這一點有別于一般的自然犯罪,如殺人、強奸、搶劫、盜竊等傳統犯罪,具有明顯的反社會性,人們憑借社會常識和倫理道德規范就可輕易地加以判定,法律之所以將其宣布為犯罪,是因為古往今來人們都認為其是犯罪。
3.雙重違法性。經濟犯罪是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犯罪,它既違反國家有關經濟管理的法律,又觸犯刑律;既侵害國家、集體和公民的經濟利益,又危害市場經濟秩序。而傳統犯罪只觸犯刑律。
4.復雜性。經濟犯罪由于發生在市場經濟運行領域,因而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犯罪,其犯罪結構十分復雜。市場經濟運行領域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動態領域,其中圍繞商品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形成的紛繁復雜的經濟關系相互交織在一起,幾乎囊括了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和部門。而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證券期貨市場、房地產市場及科技市場等各種專業市場的建立,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變得更加多樣化。在這樣一種復雜的經濟環境下,經濟犯罪大量滋生、蔓延,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特點。
5.智能性。經濟犯罪的行為人一般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很多人甚至具有豐富的經濟、財稅、貿易、會計或者法律方面的專門知識,具有長期從事經濟活動的經驗,在犯罪手段上,一般不直接使用暴力、不明火執仗、不具有攻擊性,犯罪人往往以其專業知識或利用其職務便利,深思熟慮、精心策劃,通過鉆法律空子達到牟取非法經濟利益之目的,因而經濟犯罪在西方被稱為“白領犯罪”。
6.隱蔽性。經濟犯罪并不像傳統犯罪那樣違反社會公德和人們所熟知的行為規則,其行為人往往又是經濟關系的一方當事人,使用的犯罪手段具有經濟活動的性質,因而其犯罪不容易被公眾所知曉,其社會危害性也不易被人們所認識。
經濟犯罪的犯罪種類是非常多的,不同的犯罪事實所認定的罪名是不同的,但相關情況都是與非法利益的謀取有直接的關系,司法機關在對經濟犯罪進行審查認定時,應當從上述規定的認定條件上進行明確,并依據法律規定進行判決處理。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是什么?
經濟犯罪案件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2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怎么才能承包林地
2020-11-16新媳婦能分承包土地嗎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