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135條至137條規定我國訴訟時效期間分三種,分別為特別訴訟時效期間、普通訴訟時效期間、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并規定了訴訟時效期間從何時起算。
普通訴訟時效期間與最長訴訟時效期間適用范圍相同,適用于特別訴訟時效期間適用范圍以外的請求權,二者除期限不同外尚有如下區別: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侵害之時起算,而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受侵害之時起算;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可能有中止、中斷,麗最長訴訟時效期間沒有中止、中斷的問題。
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間的前提是權利人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現實生活中,不當得利受損人的權利被侵害往往不是受益人的行為所致,而主要是受損人自己,個別情況下是第三人的過錯或自然事件引起的。在受損入自己過錯的情況下發生不當得利,受損人是知道至少是推定受損人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因此,不當得利是受損人自己引起的,不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間。
據上分析,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絕大多數應適用普通訴訟時效期間,即適用《民法通則》第135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2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八條的規定: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一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及對方當事人之日起計算。據此,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行使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受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的存在;二是受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益人,兩個條件要同時具備時效才能起算。
不當得利的類型
(一)因給付產生的不當得利。
這里講得給付,是指有意識、簽于一定目的而增加他人的財產。
給付的目的有兩種:一種是清償債務;另一種是為成立債的關系。
欠缺給付目的而增加他人的財產,該他人即構成不當得利。
欠缺給付目的有下面兩種類型:
1、自始欠缺給付目的。
包括兩種情況:一是非債清償。即指不負有債務而以清償之目的而為的給付;二是作為給付原因的行為未成立、無效或被撤銷。如因買賣而交付物品,但買賣合同未成立。
2、給付目的嗣后不存在。
如附解除條件或終期的民事法律行為,條件成就或期限屆滿。
在通常情況下,給付因欠缺給付目的而成立不當得利,但利人應付返還義務。但下列情況雖符合不當得條件,但法律排除其適用不當得利的規定:
(1)履行道德義務而為的給付。
這種給付不得以不當得利請求返還。如養子女對生父母并無贍養義務而贍養。
(2)債務清償期屆至前的給付。
償務人對未屆清償期的債務為期前給付的,債務人不得請求返還。債務因給付而消失,期限利益視為自愿放棄。
(3)明知無債務的給付。
債務人明知無債務存在,而為清償債務為給付的,視為贈與,不得請求返還。
(4)不法原因的給付。
因不法原因而為的給付,給付人不得以對方不當得利為由請求返還,如賭債的給付,賄賂物的給付。(二)因給付以外的事實而發生的不得當利。
因給付以外的事實而發生的不當得利有下面幾種:
1、基于行為而發生的不當得利:
(1)基于收益人的行為而發生的不當得利。如出租他人之物、擅自利用他人的專利。
(2)基于受損人的行為而發生的不當得利。如將他人的牲畜誤認為自己的牲畜而喂養,收款員因失誤而多找給顧客價款。
(3)基于第三人的行為而發生的不當得利。如甲以乙之木料為丙做家具。
2、基于法律規定而發生的不當得利。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婚前借款算共同債務嗎
2020-12-14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于誰
2020-12-06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