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既遂形態的表現形式有幾種
根據刑法分則各種犯罪構成的具體規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論,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幾種形式:
1、行為犯。也稱舉止犯,是指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刑法規定的某種行為,即已構成既遂的犯罪。
2、結果犯。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必須發生了法定的結果,才構成既遂的犯罪。
3、舉動犯。也稱為即時犯,是指按照法律規定,行為人一著手犯罪實行行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構成要件, 從而構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4、危險犯。是指行為人實施的犯罪行為,足以造成某種危害結果的特別危險狀態而構成既遂的犯罪。
二、犯罪既遂可犯罪中止嗎
關于犯罪中止,目前的通說基本認為在犯罪既遂后不再有犯罪中止。但依照《刑法》第24條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條中并未規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構成犯罪中止,而且,從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動放棄犯罪”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中任意一項,即可構成犯罪中止,而“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和既遂與否并不必然相關。縱使從犯罪形態來說已構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依法就應認定為中止,認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說法并無法定依據。而且從打擊犯罪來說,如果既遂后就不存在中止,無疑將阻止犯罪人員在構成既遂狀態后主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對保障社會利益、制止犯罪不利,與立法初衷相違。
既遂后還未出現犯罪結果的,通常會發生在危險犯中,當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已使侵犯的客體處于危險中,即構成既遂,但這時客體并未受到現實的傷害,如果此時行為人主動采取措施有效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筆者 認為,還是應認定為犯罪中止。至于《刑法》第24條規定的這種情況下應免除處罰,對于重大的危險犯,究竟是免除處罰合適還是減輕處罰合適,或許值得探討,但這已是另一個問題了。
犯罪的既遂是指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已經齊備了刑法分則對某一具體犯罪所規定的全部構成要件。應直接按照刑法分則具體犯罪條文規定的法定刑幅度處罰,罪名上不需要標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書的敘述部分,應表明行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況。對法律條文僅直接引用分則具體犯罪條文即可。
結合犯的犯罪既遂根據什么判定?
對于預備犯罪可以比照犯罪既遂進行從輕處罰嗎?
犯罪既遂處罰原則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房屋拆遷補償方式和標準是什么呢
2021-01-17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7農村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方式
2021-03-09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08西城拆遷安置房如何繼承,繼承需要繳納哪些稅費
2021-03-16征地拆遷申請政府信息公開,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