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修訂案)》(以下簡稱《修訂案》)將開始重新修訂,由于此項工作無需再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預計進展會很快。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蔡繼明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重修《修訂案》意味著國務院之前通過的《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被否定,而土地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因為激烈的土地矛盾不會自動消散,更不會因為法律的拖延而延遲爆發。”
修訂的四個主要內容
國土部政策法規司相關人士透露,本次“大修”將從土地權利制度(第二章)、不動產登記制度(第五章、第六章)、征地制度(第四十七條)、土地市場制度(第三章、第五章)入手。然而不管修改趨向如何,其最終目的都是要保證人民的權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
據了解,由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主體和利益關系十分復雜,所以國土部決定讓政策法規司、土地利用司和耕地保護司加上中央將成立的國土資源改革領導小組聯合起來,以眾力來推動《修訂案》出臺。
“重修《修訂案》,是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全國人大之前未通過《土地管理法(修訂案)》直接相關,這次修訂將按照《決定》中的精神來重修。”國土部相關人士介紹。
《決定》中提及土地的地方共有10處。其中包括“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等。
關于這次“重修”的具體修訂內容,該相關人士進一步介紹道,首先是要采取“列舉法”的形式界定征地范圍、明確操作程序;其次,要嚴格征地程序,包括建立擬定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的制度、建立征地報批前協商制度等;同時,要完善合理、規范、多元的保障機制,包括完善征地補償辦法、探索多種安置途徑、規范農民住房的補償方式、健全完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最重要的是研究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機制,包括合理調整提高補償標準,規范土地增值收益的用途,如將一定比例土地增值收益用于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就業培訓支出等,并建立稅費調節機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執行老賴怎么處理
2021-01-16立房產遺囑公證多少錢
2021-01-10辦完婚宴就分手退男方彩禮嗎
2020-12-15商標品牌如何促進經貿發展
2020-11-13如何注冊專利
2021-03-09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被忽悠買了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20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什么意思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