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修訂案)》(以下簡稱《修訂案》)將開始重新修訂,由于此項工作無需再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預計進展會很快。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蔡繼明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重修《修訂案》意味著國務院之前通過的《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被否定,而土地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因為激烈的土地矛盾不會自動消散,更不會因為法律的拖延而延遲爆發。”
修訂的四個主要內容
國土部政策法規司相關人士透露,本次“大修”將從土地權利制度(第二章)、不動產登記制度(第五章、第六章)、征地制度(第四十七條)、土地市場制度(第三章、第五章)入手。然而不管修改趨向如何,其最終目的都是要保證人民的權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
據了解,由于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的主體和利益關系十分復雜,所以國土部決定讓政策法規司、土地利用司和耕地保護司加上中央將成立的國土資源改革領導小組聯合起來,以眾力來推動《修訂案》出臺。
“重修《修訂案》,是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全國人大之前未通過《土地管理法(修訂案)》直接相關,這次修訂將按照《決定》中的精神來重修。”國土部相關人士介紹。
《決定》中提及土地的地方共有10處。其中包括“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范圍”、“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完善土地租賃、轉讓、抵押二級市場”、“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等。
關于這次“重修”的具體修訂內容,該相關人士進一步介紹道,首先是要采取“列舉法”的形式界定征地范圍、明確操作程序;其次,要嚴格征地程序,包括建立擬定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的制度、建立征地報批前協商制度等;同時,要完善合理、規范、多元的保障機制,包括完善征地補償辦法、探索多種安置途徑、規范農民住房的補償方式、健全完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最重要的是研究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機制,包括合理調整提高補償標準,規范土地增值收益的用途,如將一定比例土地增值收益用于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就業培訓支出等,并建立稅費調節機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被侵權人
2020-12-29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04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女方扔下哺乳期孩子違法嗎
2021-02-09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1-04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